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环境是一个整体,污染物质进入环境后,会在大气、水和土壤等各部分中进行迁移、转化运动,从而影响整个环境。因此,土壤监测必须和大气、水体和生物监测相结合面、客观地反映实际。土壤优先监测物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汞、铅、镉,DDT及其代谢产物与分解产物,多氯联苯(PCB);
第二类:石油产品,DDT以外的长效性有机氯、四氯化碳醋酸衍生物、氯化脂肪族,砷、锌、硒、铬、镍、锰、钒,有机磷化合物及其它活性物质(抗菌素、激素、致畸性物质、催畸性物质和诱变物质)等。
我国土壤常规监测项目:
金属化合物有:镉(Cd)、铬(Cd)、铜(Cu)、汞(Hg)、铅(Pb)、锌(Zn);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有:砷(As)、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有机化合物有:苯并(a)芘、三氯乙醛、油类、挥发酚、DDT、六六六等。
一、土壤样品采集
(一)污染土壤样品采集
1、土壤采样特点
土壤是固、液、气三相的混合物,主体是固体,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不易得到混合,所以样品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一般的土壤监测中,采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结果的分析值之间相差10-20%是不奇怪的,有时还会相差数倍。所以,在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时,要格外注意样品的合理代表性,最好能在采样前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选择出一定量的采样单元,合理布设采样点。
2、采样点布设
由于土壤本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所以应多点采样并均匀混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布设原则:
1)不同土壤类型都要布点;
2)在一定区域面积内,要有一个采样点。污染较重的地区布点要密些。通常要根据土壤污染发生的原因来考虑布点的多少。对大气污染物引起的土壤污染,采样点布设应以污染源为中心,并根据当地风向、风速及污染强度等因素来确定;由城市污水或被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引起的土壤污染,采样点应根据水流的路径和距离来考虑;如果是由于化肥、农药引起的土壤污染,它的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广泛。
3)要在非污染区的同类土壤中布设一个或几个对照采样点。
总之,采样点的布设既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又要视污染情况和监测目的而定。
布点方法:根据土壤自然条件、类型及污染情况的不同,常用方法有:
(1)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受废水污染的地形端正的田块。由田块的进水口向对角引一直线,将对角线划分为若干等分(一般3-5等分),在每等分的中点处采样。
(2)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一般设5-10个采样点。
(3)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一般采样点在10个以上。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设20个以上的采样点。
(4)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匀的田块。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
为全面客观评价土壤污染情况,在布点的同时要做到与土壤生长作物监测同步进行布点、采样、监测,以利于对比和分析。
3、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视监测目的而定。如果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只需取0—15cm或0—20cm表层(或耕层)土壤。如果是为了解土壤污染对植物或农作物的影响,采样深度通常在耕层地表以下15-30cm处,对于根深的作物,也可取50cm深度处的土壤样品。若要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则应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土壤剖面是指地面向下的垂直土体的切面,其采样次序是由下而上逐层采集,然后集中混合均匀。用于重金属项目分析的土样,应将和金属采样器接触部分弃去。
采样方法:①采样筒取样;②土钻取样;③挖坑取样。
4、采样时间:为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可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测定。如需同时掌握在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受污染状况,可依季节变化或作物收获期采集。一年中在同一地点采样两次进行对照。
5、采样量:由于测定所需的土样是多点混合而成的,取样量往往较大,而实际供分析的土样不需太多,一般只需1-2Kg。因此对所得混合样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塑料袋或布袋内,贴上标签备用。
6、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将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记录;
3)现场填写两张标签,写上地点、土壤深度、日期、采样人姓名等,一张放入样品袋
内,一张扎在样品口袋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