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池
当废水同微生物接触后,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透过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吸收进入菌体内;胶体和悬浮性有机物则被吸在菌体表面,由细菌的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的物质后,进入菌体内。这些有机物在菌体内通过分解代谢被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氧化中间产物通过合成代谢成为新的细胞物质,使细菌得以生长繁殖。处理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氨、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稳定的无机物。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行业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在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常常是影响正常生物净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丝状菌在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相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力因素。
工艺特点
1.用分段法提高净化能力。生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有机物被吸附在污泥上或惠存在细胞内进行生物合成,这个吸附合成速度很快。第二阶段的生化过程以氧化为主,速度较慢。
2.用加接触层的办法来提高沉淀池效率。对沉淀池的生物膜采取沉淀的办法,而对细小的悬浮物采取滤层截留的办法。
3.接触氧化工艺只需0.5-1.0h就可以达到活性污泥工艺8h的效果。依靠生物膜,把氧化池分为两段,沉淀池加接触层。
优特点:
1.能耗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生量少;不必进行污泥回流。
2.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3.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现象,运行管理方便。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点,但又与一般生物膜法不尽相同。一是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废水中,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又称淹没式滤池。二是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靠自然通风供氧,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微生物栖附的填料,也可称为曝气循环型滤池或接触曝气池。三是池内废水中还存在约2-5%的悬浮状态活性污泥,对废水也起净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具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处理装置
分流式的曝气装置在池的一侧,填料装在另一侧,依靠泵或空气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层内循环,给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此法的优点是废水在隔间充氧,氧的供应充分,对生物膜生长有利。缺点是氧的利用率较低,动力消耗大;因为水力冲刷作用较小,老化的生物膜不易脱落,新陈代谢周期较长,生物膜活性较小;同时还会因生物膜不易脱落而引起填料堵塞。
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风曝气。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气流的强烈扰动,更新较快,保持较高的活性;同时在进水负荷稳定的情况下,生物膜能维持一定的厚度,不易发生堵塞现象。一般生物膜厚度控制在1毫米左右为宜。
选用适当的填料以增加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表面积是提高生物膜净化废水能力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立体弹性填料。
填料要质量轻,强度好,抗氧化腐蚀性强,不带来新的毒害。目前采用较多的有弹性填料、玻璃布、塑料等填料,此外,也可采用绳索、合成纤维、沸石、焦炭等做填料。填料形式有弹性填料、蜂窝状、网状、斜波纹板等。
适应范围
特别适合于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