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2025环博会:透视环保产业新趋势
【谷腾环保网讯】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存量时代落幕,环保产业正经历深度重构的“结构性变革期”多重矛盾凸显: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领域资本关注度提升;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威立雅(中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盈峰环境科技集团等头部企业加速整合;技术同质化企业面临系统性出清,跨界资本持续进入。
站在环保产业变革的关键转折点,作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专业度领先、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年度盛会,亚洲环保旗舰大展——第26届中国环博会(以下简称环博会)将于4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产业平台将成为观察产业转型的重要窗口,参展商结构的变化,折射着产业转型的真实脉象,呈现环保行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趋势。据主办方介绍,展会预计吸引2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专业观众预登记数量同比显著增长。
在环博会开幕前夕,笔者与主办方进行了深入交流,解码本届展会将如何具象化呈现环保行业深度变革的产业格局。
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龙头引领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参展商结构呈现明显的“轻量化”趋势。据环博会项目总监胡勋洲介绍,从展商的企业规模和类型来看,诸如威立雅(中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实环境(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申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众实力强盛的环境综合服务商仍是此次展会的中流砥柱。受市场环境影响及市场需求、现金流压力等因素,与往年相比,大型工程公司的参展数量和参展面积有所缩减。与之相对应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技术型中小企业和初创技术公司在全部展商中占比超80%,凸显了当前市场逻辑的转变:当环保产业从“大基建”转向“精细化运营”,技术型企业在产业升级迭变期将更受青睐。
涌现逾500家新展商,环保产业的活力仍在。据了解,本届中国环博会超过500家企业是首次参展。这些“新面孔”大多聚焦于工业废水零排放、VOCs治理专家、膜材料、资源化等细分领域,显现出“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鲜明特征。500多家新展商的亮相,既是对“环保产业饱和论”的有力回击,也揭示了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必然路径。当传统治理需求趋于平稳,新的增长极正在政策与技术的交汇处不断萌发。
尽管受行业变革影响,本届中国环博会展商规模及展示面积略有缩减,但仍吸引了2200余家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持续领跑全球环保行业展会,稳居亚洲旗舰地位。
政策引导叠加需求变革
哪些细分领域正在“踩油门”?
污泥处理板块的“数量收缩”与“质量跃升”并存。由于市政污泥处理设施新建项目需求放缓、内卷式竞争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政策门槛抬高倒逼企业升级技术等行业挑战,部分技术储备不足的污泥处理企业选择退出市场。据主办方介绍,尽管本届环博会在污泥板块的参展企业数量出现小幅下降,但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新环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张过滤设备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将通过展会展出如何凭借技术迭代能力、应用场景拓展能力、行业生态整合能力在行业整合和市场洗牌中占据优势地位。
水处理耗材板块的市场活跃度持续高涨。据了解,在本届环博会上,杜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超过200家膜分离技术相关企业参展;同时,水处理药剂与杀菌消毒臭氧领域企业的参展数量明显增加。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水处理耗材这一细分领域的强劲增长势头,更与当前污水提标改造和资源化利用的“刚需”爆发高度契合。值得注意的是,当膜材料开始用于盐湖提锂、药剂能够同步实现减污降碳、消毒设备集成AI运维时,耗材企业已不再是水处理产业链的附属环节,而是资源循环与能源再生的核心参与者。这种角色转变,不仅解释了参展商数量的增加,更预示着环保产业正迎来“技术驱动价值”的新周期。
环境监测与检测行业从“设备普及期”迈入“精准治理与数据赋能”新阶段。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深水区,生态环境治理从“看得见污染”转向“算得清源头”,市场需求正从硬件采购转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胡勋洲表示,本届环博会的环境监测板块展商数量相较去年也有小幅增长,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将融合物联网、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等数智化技术,构建“感知终端+智能算法+决策平台”三位一体的智能监测解决方案,充分彰显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作用。
尽管传统的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生态环境领域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但展会推出的多个特色展区,如资源循环利用,风、光电组件回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领域,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群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陶朗分选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苏州嘉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斯肯(广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恩玛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常熟市首誉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市联冠机械有限公司、瑞钢钢板(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拜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将展示从高效回收、智能分选、精细拆解到绿色再利用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覆盖风电光伏组件回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新兴领域。
观众预登记数量同比增加
多元化邀约策略成效显著
据胡勋洲透露,本届展会的观众预登记数量同比大幅上升。业内人士坦言,在环保行业变革期充满诸多焦虑与渴望,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让企业亟须寻找新的方向,技术迭代的压力让专业人士担忧是否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业内具有较高集中度、专业度、市场化程度的交流平台,环博会搭建的专业平台较好地契合了行业发展需求。通过行业交流平台,企业可获得创新发展思路和市场应对方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协同发展。
除产业转型需求驱动外,主办单位在观众邀约领域的系统性升级成为拉动行业交流的关键引擎。胡勋洲表示,本届展会通过构建“精准触达+深度邀约”双轮驱动模式,在三大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一是专业参观团组织;二是广告投放与线索获取;三是国际买家邀约。在此模式下,观众预登记数量实现同比显著增长。
据主办方统计,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行业组织机构定向邀约,已组织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城管局、水务集团、垃圾焚烧厂等市政单位,以及化工、电子、纺织、建筑材料、表面处理、橡胶塑料、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等重点制造业的110余个参观团。
在宣传推广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联动,实现6.8亿次展示,深度触达逾80万用户决策者。重点布局短视频平台,特别制作“环保技术推荐官”系列推荐短视频,助力参展企业的优质技术获得更多关注。
在国际观众组织方面,展会启动全球链接计划,重点实施系列海外推广措施,聚焦东盟、中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覆盖南美、北美及欧洲市场。通过慕尼黑国际废水技术展会(IFAT)全球网络资源,已邀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十余个国家的专业采购团组。据统计,来自新兴市场的国际采购商注册数量已突破6000家。
作为观察环保产业变革的重要平台,环博会集中呈现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与创新方向,为业界把握转型机遇、开拓合作空间提供专业价值参考。展会主办方表示,环博会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诚邀全球业界同仁共襄盛会,携手促进环保产业创新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往届环博会上,初创企业展区成“流量担当”,观众踊跃咨询场景。
2024环博会开幕式现场
往届环博会威立雅展台人气爆棚,专业观众热情咨询技术方案。
环博会2024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开幕式现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