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孕育千亿元市场,急需政府建立准入门槛和标准
雾霾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变得炙手可热,并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体现。
如何才能保证雾霾治理任务又快又好地完成?这将给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带来哪些利好?“十一五”时期,火电脱硫市场的释放让脱硫行业异常红火,但也留下了很多教训。进入“十二五”,这些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并能在今后行业发展中避免?
日前,北京赛迪经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3)》报告,对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发布会当天,赛迪经智节能环保事业部高级经理江晶晶博士接受了记者采访。
未来市场有哪些变化?
产业规模接近1000亿元,对政策依赖性强,也碰到一些障碍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总的产业规模达到975.1亿元,其中,脱硫产业增长平稳,产业规模略高于132亿元,脱硝产业规模544.5亿元,除尘产业规模298.6亿元。报告认为,电力脱硫设备发展的高峰期已过,未来电力脱硫市场主要是新建火电机组和现有火电脱硫机组的改造,发展方向由EPC模式向BOT模式转变。氮氧化物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推动了脱硝行业快速成长。在除尘行业,袋式除尘行业空间较大,但行业市场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袋式除尘的主要耗材——高温滤料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其发展主要依托政策自上而下的引导,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也不例外。报告称,大气污染治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大气污染治理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倾斜、政府的扶持和环保法规的执行、监管及处罚力度。
采访中,江晶晶提醒记者注意最近出台的两项政策——《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和《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前者确定在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执行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后者提出将对细颗粒物的排放总量进行量化限制。
“由于大气污染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策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因此若要发展为一个成熟的行业,会遇到一些障碍,首先是涉及企业的意愿不足,过度依靠行政性指令和强制性的管理;其次是监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监测体系不健全。在监测方面,我们认为‘监’和‘管’应该分离,以第三方运营维护的方式进行环境监测,为政府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测数据。此外,专业人才的缺乏、企业设备投入以及运营服务的资金需求等都面临一定的障碍。”江晶晶说。
总结过去有哪些教训?
脱硝难度大,脱硫二次污染物没有很好解决,市场前景虽诱人,需要完善标准体系
“十一五”期间,火电脱硫为完成减排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带动了脱硫产业的迅速发展。但因为市场在短时间内爆发,参差不齐的企业蜂拥而上,给火电脱硫留下了很多隐患,一些脱硫工程建成后无法稳定运行,让减排效果大打折扣。
谈到“十一五”脱硫走过的弯路,江晶晶表示,其一是治理体系不全面,“十一五”只对脱硫进行了硬性规定,造成“十一五”末脱硫指标达标,但氮氧化物排放大幅上升,为“十二五”期间的脱硝增加了难度;其二是脱硫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我国目前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这一技术虽然可以有效脱除二氧化硫,但同时又产生了副产品——脱硫石膏,其处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成为约束性指标,脱硝也成为火电等行业必须完成的工作。江晶晶说:“目前的治理体系相对完善,顶层设计更为健全,避免了‘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尴尬,不打乱仗,减少了试错成本,逐渐告别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另外,现在注重对重点区域以及新建项目的全面控制,进行有主有次、有重有轻的针对性治理。”
报告预计,2013~2015年,国内脱硫市场平均每年增速将超过15%,到2015年将达到206.5亿元。行业排放标准加严也使除尘市场再次出现快速增长契机,2013年底~2014年中,除尘市场主流企业业绩预计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除尘市场规模将接近360亿元。
在脱硝方面,新政策新标准促使脱硝形成刚性市场。报告认为,受益于减排政策及脱硝补贴电价的出台,“十二五”期间脱硝市场的增长和发展态势将再现“十一五”期间脱硫市场井喷式增长的情景,脱硝行业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型投资领域。综合火电脱硝以及水泥、钢铁等行业的氮氧化物控制,脱硝行业在201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吸取“十一五”脱硫教训,面对诱人的市场,急需建立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准入门槛应包括企业质量保证和管理体系、采购流程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供货体系等方面。从国外脱硫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只有先建立相关标准,才能保证产业健康、蓬勃发展,而我国的脱硫产业在市场爆炸式发展之后,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标准等才出现。报告建议,应通过建立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淘汰市场中的不合规企业。
企业能否担当重任?
技术创新急需加强,企业已洞悉发展趋势,加强创新技术研发
报告提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引导方是政府,落实方是相关部门,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企业,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3年1月20日,环保龙头企业龙净环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设备在上海长兴岛第二发电厂1#炉一次成功投运。经现场初步测试,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小于10mg/m3,远低于国家最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30mg/m3的要求。
4月9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水刺高性能过滤材料技术”成果鉴定会。这一成果是应用高压(40MPa)水刺对纤维进行固结、缠绕、整固、成形、后处理等处理,进而生产高性能水刺滤料,这是国内外首次将高压水刺技术系统应用于生产450g/m2以上的高克重、高强力滤料,让袋式除尘企业有了新选择。
国内火电脱硫脱硝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国产化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一大批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目前正在为“十三五”、“十四五”准备新型的资源回收型环保技术。
当前,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也已洞悉时代发展趋势,开始大气污染治理的创新技术研发,这是整个国家落实大气污染治理的强大内驱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突破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才是真正落实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根本途径。
因为排放限值提高,国内很多火电机组的脱硫设施面临改造甚至推倒重建的问题,同时也对工艺设备的脱硫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与火电相比,钢铁烧结烟气量、二氧化硫浓度和温度变化更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烧结脱硫的难度,对脱硫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钢铁烧结脱硫的主流工艺尚未形成。从国外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湿法向干法转变以及单一脱硫向多组分脱硫转变成为总体趋势。
江晶晶告诉记者,她在调研中发现,很多电厂在抱怨脱硝催化剂市场紧俏。报告认为,为解决这一问题,SNCR、新型SCR催化剂等的研究是技术发展重点。
怎样适应综合环境服务?
拥有强势股东背景的企业在分享运营盛宴,中小企业机会越来越少,爆发式的需求对行业调节能力是很大考验
采访中,江晶晶一直在强调,BOT和特许经营等已经成为火电脱硫脱硝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也要求承建单位不仅要有成熟的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从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管理环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对于电厂而言,运营服务交付给专业脱硫脱硝公司,有利于促进电厂集中精力抓好主业,改善发电企业经济指标。但由于电价补贴由国家控制,如果电价补贴过高,存在电厂不愿意将利润分配给运营商的风险。
对于脱硫脱硝运营市场来说,可以认为是“拥有强势股东背景的企业在分享运营盛宴”。其中,五大发电集团均有下属脱硫脱硝的环保公司,会优先分享运行服务收益。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特许经营权的获取会相对困难,因为企业议价能力差,缺乏丰富的运营经验。
在脱硝运营中,材料成本占83.79%(催化剂费用占23.52%、还原剂费用占25.96%、固定资产折旧费占23.96%、电费占10.35%),其他人工和管理成本所占比重较小,成本高低主要与折旧费、催化剂费用、还原剂费用、电费和运营周期等有关。
“不断扩大的市场背后是这些行业的资金需求和大量专业人才的缺乏,引导扶持也应集中在这两个领域。”江晶晶说。报告建议,政府应针对大气污染治理产业设立专项基金,对优秀企业的项目进行扶持。随着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的趋势将使得投资价值凸显。因此,建议行业内企业通过上市、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资本运作手段,积极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分享行业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在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江晶晶也提醒注意相关问题和隐患:第一,由于行业发展对设备、材料和服务的需求阶段性很强,比如脱硝新增项目众多,设备制造和催化剂需求巨大,甚至供不应求,爆发式的需求对行业调节能力是很大的考验;第二,“十二五”后增量市场存在下滑的可能,甚至可能出现“跑马圈地”后的恶性竞争。短期来看,政策拉动市场爆发性增长;长期来看,为应对市场爆发式增长,企业往往有强烈的扩张冲动,而市场爆发后将趋于平稳,增量市场面临萎缩,这将带来无序降价、利润率大幅下滑等恶性竞争问题。事实上脱硫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后,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这应该是脱硝市场发展的前车之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