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的最大蓝海浮现 数十万亿土壤修复市场待拓荒
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之下,土壤环境领域的相关政策也在加速向前推进。
3月19日,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主持召开环保部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这是继大气、水之后,环境保护工作的又一重大推进。但是,土壤是否会像大气领域一样,设定具体量化的防治目标呢?
对此,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估计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不会像大气领域那么具体,应该会设定得比较抽象,因为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
2020年土壤环境将稳中向好
血铅、“毒大米”等问题的出现,让人们对土壤污染加倍警觉起来,关系“舌尖”安全的土壤环境质量,也面临着迫切的治理需求。
会议认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对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产品(行情,问诊)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会议指出,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状况,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深入分析污染源、总结各地保护土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计划》明确提出,土壤污染防治要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坚持源头严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公众参与。
《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基于目标要求,《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依法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源、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和建设用地分类管控以及土壤修复工程、以土壤环境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主要任务,明确了保障措施。
会议决定,《计划》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审议。
对于即将出台的《计划》,王树义认为,这是国家对待土壤污染问题的一个导向,还有两年将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会与其衔接,将《计划》中比较好的一些东西,通过国家法律形式体现出来。
土壤污染防治目标或被“虚化”
2013年7月,广东省公开的广东局部地区土壤污染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28%的土壤重金属超标,佛山南海、江门新会、广州白云污染较重,约超标50%。
虽然只是局部地区的数据,但是,土壤污染的问题也再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制定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被寄予厚望。
2014年2月,在2013年环保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透露,最近环保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正在编制类似于“大气十条”一样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然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等众多的量化目标,《计划》中提出的目标可能会比较抽象。
王树义认为,《计划》中可能没有具体的量化目标,主要原因估计是,我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的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这是基础性的工作。
据了解,2006年至2010年,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进行全国土地污染情况调查。但是,今年2月,翟青曾表示,环保部会同相关部门,对土壤调查已经结束,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网格很大,点位很松,根据专家的建议,对于一些问题还在进行核实。
对此,王树义认为,土壤污染数据的核实可能还没有最后完成,《计划》将不可能轻易地做一些量化方面的目标要求。
“我估计,《计划》目标就不会像大气那么具体了,提得都比较抽象。(《计划》只是)表明政策导向性的,可能比较虚一点。”王树义说。
土壤修复公司进入高速成长
环保部近日集中发布五项涉及土壤修复行业的污染场地环保标准,权威专家向记者解读称,此举是在为即将正式发布的《全国土壤环保行动计划》进行政策预热。今年上半年,有关土壤修复行业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将陆续出台。
尽管市场此前普遍预期,水污染防治将接力大气污染治理,成为新年度环保行业新的投资主题。但仍有业内人士分析,鉴于当前全国土壤环保工作的紧迫性,治“土”或将强于治“水”,成为最具亮点的环保热土。按照环保部相关人士此前表态,预计土壤环保行动计划催生的治理投资需求将达10万亿元。这无疑将促使过去几年涉足土壤修复行业的公司真正进入高速成长期。
10万亿投资陆续释放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明确以大中城市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此后,国内不少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相继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各自地方版实施方案,启动城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试点,但专家认为当前各地开展的土壤环保工作普遍处于被动观望阶段,且试点规模小,所带动的市场效应有限。
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各地启动土壤修复试点项目总计42个,其中业主为政府的项目19个,其余23个业主为企业。这些项目中涉及资金总量亿元以上的仅两个,大多数项目为中小型规模。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愈发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的农田耕地污染现象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出台统一法规及政策规划,即将陆续出台的全国土壤环保行动计划及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便是集中体现。
按照环保部相关人士此前的表态,配合行动计划落实,相关部门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未来土壤环保工作所带动的投入将可能达到10万亿元的规模,远超水和大气污染治理。
不过,10万亿元投资对于“基本靠政府掏钱”的国内环保行业来说,如何在政府有限财力下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做大市场蛋糕,始终是业内存疑之处。这也意味着投资拉动下的土壤修复市场空间的释放不可能一步到位。
300多家公司竞相成长
据了解,未来全国土壤环保工作的开展领域将从目前较为单一的城市搬迁工矿厂区污染场地,延伸至污染面更广、修复难度更大的农田耕地、矿山水域等。而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调查与风险评估、修复工程、验收评估三部分。
这意味着,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将逐渐发展为一条涵盖诸多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一般而言,若将业务进程拆分,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将涌现出两类专业型企业:一是土壤修复项目型企业,二是第三方调查、评估及咨询类企业。
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数量达到30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为上述第一类企业,其资金实力雄厚,项目经验丰富,主要以工程总包的形式完成土壤修复项目。而从各地启动的土壤修复试点项目来看,中标者也集中在10家左右的工程项目类优势公司上。其中,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的项目居首位,其次为A股公司永清环保(行情,问诊),前者以承接项目范围广见长,而后者则以流域重金属治理为主,项目规模为大中型,专业性突出。
相关券商研究员对记者表示,随着全国范围内各领域土壤修复试点随着政策集中发力加快扩容,目前已涉足其中的300多家公司将争食市场蛋糕,但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公司无疑将在优胜劣汰中进入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期。
但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链完善将催生下游调查、评估及咨询类技术设备环节的市场需求。况且,在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当前,国家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在逐步推动第三方检测评估机构的建设,提前已布局此领域业务的华测检测、天瑞仪器等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土壤修复:中国环保的最大蓝海
土壤污染治理正成为中国环保的新版图,各级政府正在通过政策框架的制定来构建这片环保蓝海。业内预计“十二五”是土壤修复产业积累技术、市场萌发的基础时期,“十三五”该产业将进入黄金时期。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周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今年将编制出台《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
土壤修复“战役”拉开帷幕
土壤污染治理正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为代表的系列政策正在构筑中国土壤修复的框架体系。
1月份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明确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一道,共同构成今年环保工作的“三大战役”。
周生贤称,今年将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重点是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同时,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治理也是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环保工作之一,上海、江苏、湖北等省市明确将启动土壤污染治理试点。
江苏省提出今年将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特别是要把土壤监测等基础打扎实,并修订《江苏省“十二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上海市在“两会”上明确,今年将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启动土壤污染治理试点;湖北省也提出启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试点。
“蓝海”市场起步尚需时日
土壤修复虽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业内普遍认为市场起步尚需时日,预计“十二五”是土壤修复产业积累技术、市场萌发的基础时期,“十三五”该产业将进入黄金时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土壤修复专家周二介绍,城市污染土地开发和污染农田治理预计是中国土壤修复的两大重点板块。
该专家介绍,在城市污染土地领域,由于涉及房地产开发等热门项目,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有相关工作展开,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将土壤修复成本计入土地开发成本等细节问题。农田土壤修复主要集中在对土壤中重金属等元素进行治理,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具有直接关系,但目前开展的治理工作极为有限,尚需国家财政的相关补贴政策尽快出台。
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也表示,政策扶持是土壤修复产业的最大关键,该市场空间广阔,多家公司具有开展相关业务的计划。但目前由于资金投入、监管力度、商业模式等多领域的不规范和不成熟,市场形成恐尚需时日。
多位环保产业券商研究员分析,土壤修复市场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最大蓝海市场,从治理规模到市场空间都有着其他领域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与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相对成熟的环保市场相比,中国的土壤修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积累、项目推进、政府投资等方面都未完全成熟,需要通过立法及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才能实现市场的渐次打开。
大智慧通讯社了解到,永清环保是目前A股市场上唯一拥有土壤修复业务的公司。桑德环境和维尔利两家公司也关注土壤修复市场,均处于前期技术储备阶段。
数十万亿土壤修复市场待“拓荒”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日前举行“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调查显示,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年营业收入为3万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30%。
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公开表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才刚开始。他预测,一旦土壤修复市场打开,将是几十万亿的规模,市场空间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的治理。
上市公司多而小
2012年,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等部委联合启动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目前调查已进入公报编制阶段。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我国环保产业公司约2.4万家,上市公司约400家,年营业收入总额约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统计显示,在400家环保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的市值低于50亿元,市值超过200亿元的有5家,2012年全年盈利超过10亿元的仅三家,与国际环保巨头威立雅、苏伊士等营业规模相去甚远。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环保产业散、小等特点还比较突出。博天环境一位研究员对记者称,国内的环境公司主要是针对某一个领域,做出了一点规模,而国外的水务企业业务覆盖广,技术先进。
环保部在牵头编制中国的清洁水行动计划、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国家、地方和全社会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的资金投入。
桑德环保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称,环保产业正处于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但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仍存在整体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等发展瓶颈。
土壤修复市场启动
庄国泰认为,一旦土壤污染治理市场打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推动的投资规模将达到几十万亿元。
庄国泰说,土壤污染源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十一五”期间多个部委联合做了一次土壤污染普查,跟“七五”相比,某些重金属的含量增长明显,到2050年如果不抓紧控制和治理,土壤铬等超标会非常严重。
治理土壤污染问题,依旧存在较大的难点,庄国泰介绍,首先是资金问题;另外是落实企业的责任问题,土壤污染都是长期累积形成,难以找到具体承担责任的企业。
记者了解的情况显示,目前城市土壤治理和修复的项目集中在房地产商,开发之前对土壤进行修复,但为了不影响房价一般都低调进行。多数采取污染土壤异地换土处理的方式,原地修复的投资额大、技术要求高,并不普遍。
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委联合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未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从五个方面考虑,即耕地优先保护,污染源控制,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实行土壤修复示范点,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周建今天上午透露,土壤治污行动计划正在制定中,今年计划出台。据了解,该份名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将从五方面展开治理,包括耕地和饮用水源地的土壤保护,土壤污染源的源头控制等。
分析人士指出,土壤环保已逐步上升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重点,一些非上市和上市公司已开始参与各地方政府启动的示范项目。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如上海、江苏、北京等走在前列。随着未来土壤修复产业化的全面启动,这些地区的市场将率先扩容,已在这些地区中标示范项目的土壤修复公司有望率先受益。2014年至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产业的市场规模接近6900亿元。
随着大气雾霾治理进入纵深阶段,政策的关注重点开始着力水和土的治理。今年“两会”后,一系列涉及土壤环保的规划、行业标准及立法等政策文件将陆续发布,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力度明显强于往年。
事实上,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近来在多地正以示范项目的方式零星启动。分析人士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整体用于土壤修复的资金所占GDP的比重存在很大落差。权威研究机构预测,从2014年至2020年,如果政策落实到位,行业发展稳健,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可达6856亿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