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谷腾环保网 > 谷腾研究 > 正文

新型城镇化呼唤治水新模式

更新时间:2015-01-15 09:3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班健 阅读:3193 网友评论0

全国上下都在“不惜代价”治理,愿望是好的,但“不惜代价”的方法值得商榷。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需要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型的技术。  

世界范围内的水处理技术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追求高质量的出水标准、注重能源与资源的循环、注重环境友好,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环境友好型,就是要做到无不适感,污水能就近收集、就近处理、就近资源化,从而解决现有的集中治污模式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  

长期以来,工程技术研究不到位,不接地气,只简单地沿用解决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问题的办法解决农村与小城镇的污水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因地制宜。  

适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污水处理技术一定要环境友好和管理简单,让普通村民都可以应付。要管理简单,必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排放有机污泥,这就是技术的核心要求。  

2014年,从年初到年尾,社会各界一直期待“水十条”的出台,有消息称,“水十条”将清洁水作为重要目标。我们不禁要问,治水30年,清洁何其难?为何水污染痼疾难除?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钱易曾撰文指出,我国水污染治理30年,但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这些年,国家对环境的投入持续增加,政府、公众对水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水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除了增加投入、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外,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还应做哪些努力?治水思路到底该不该反思?治水技术该不该创新?  

水处理技术发生哪些变化?  

追求高质量的出水标准、注重环境友好  

钱易指出,我国水污染问题很严重,全国上下都在“不惜代价”治理,愿望是好的,但“不惜代价”的方法值得商榷。如处理污水、废水却没有同时处理好污泥,形成了二次污染,浪费了资金和能源。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让水变清洁,但如果不用清洁工艺,则水变清、其他变污。放眼世界,世界范围内的水处理技术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追求高质量的出水标准、注重能源与资源的循环、注重环境友好,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中国长期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处理市场,在污水处理领域更应跨越发展。  

能否跨越发展?中国急迫的水污染现实,需要业界在污水处理模式、技术上寻找突破。那么,什么样的模式适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  

记者采访专家、企业家、管理者,许多有识之士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需要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型的技术。  

一方面是现存大量污水处理厂的改造,要由污染控制达标排放向资源化回收和再利用方向发展,但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则是创新思路,直接选择环境友好型、管理大众化的污水处理设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避免再走老路,高效解决治污问题。  

新型城镇化能否避免老问题?  

需要环境友好型、管理大众化的污水处理新思路  

此前,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曾公开表示,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分别为87%、75%、28%、8%。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未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将主要集中在县城、建制镇和村庄。  

而由于超标排放、污泥未按规定处置等,许多污水处理厂甚至成为污染源。在环境保护部的多次挂牌督办中,常常有污水处理厂被点名。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伊始,能否吸取教训,尽快明确环境友好型、管理大众化的污水处理新思路?  

环境友好型,就是要做到无不适感,污水能就近收集、就近处理、就近资源化,从而解决现有集中治污模式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污水处理运行效率低下、长距离管道输送带来的巨大投资、管道泄漏造成地下水污染或污水厂进水浓度低、中水难以回用等。  

此外,设备必须能实现傻瓜式操作,变专业化为大众化,像手机一样简单,人人会使用、人人能管理,并纳入环卫体系,以解决点多面广的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得了、用不好的问题,这样才能适合田间地头。  

但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排放大量有机污泥,且处理能耗高,难以达到环境友好型的要求。那么,排放有机污泥的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能不能做到污水处理不排放有机剩余污泥?如果不排泥,污水排放的碳、氮、磷能否稳定达标?更为重要的是,能不能实现更低的碳排放?  

这一切,都需要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创新升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工程设计中心主任宋乾武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年,对待农村分散型的污水处理问题,把城市污水处理的概念与工艺变成缩小版的工程系统,用于农村、集镇的污水处理,这是一个教训。长期以来,工程技术研究不到位,不接地气,只简单地沿用解决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问题的办法解决农村与小城镇的污水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因地制宜。  

中国也有全球领先技术  

奥妙在于“F”,使MBR技术能够扬长补短  

2014年6月,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水协会议上,来自中国的FMBR兼氧膜污水处理技术获得2014年度东亚地区项目研究应用创新奖,国际水协会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水环境领域的最高学术组织。  

这项技术由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志民历时10年研发成功。这一年的10月,廖志民获得全国杰出工程师称号,全国共有30位获奖者,环保领域仅此1位。  

这项技术的突破意义在于,全球领先的污水处理技术中,中国也有一席之地。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发明的新型高附加值污水处理技术,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仅在欧美地区就获得13项。  

一直在中国推广膜技术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王心芳感到由衷喜悦,因为环保核心技术多由发达国家掌握,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发明都来自欧美国家,中国在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拥有的核心专利非常少。现在,中国企业自主研发了FMBR兼氧膜处理技术,来之不易。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越来越挑大梁,但也有先天不足。运行费用高、寿命短、能耗高,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很多企业在为此努力。FMBR兼氧膜处理技术的奥妙在于“F”。有了这个“F”,MBR技术的长项能发挥出来,短板得到弥补。  

FMBR的关键是利用厌氧菌、好氧菌等多种菌落的共存特性,将传统污水处理生化—沉淀分离—过滤—消毒—污泥脱水干化—污泥处置等多个环节合并、高度集成,实现污水和有机剩余污泥同步处理。这一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排剩余污泥,有机污泥全部被作为碳源使用。而且,出水可直接回用,基本没有二次污染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了处理效率,大大简化了管理环节。  

这就是FMBR对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实用性突破,能实现环境友好型和管理大众化。由于高度集成,其占地仅为传统工艺的1/5或1/10,投资仅为传统设施投资的40%。  

服务新型城镇化  

操作简单才能扎根农村  

FMBR早已走出国门。2010年10月,国际维和部队首次向全球招标污水处理集成装备,来自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的37家知名公司投标。经过专家团近10个月的遴选,FMBR技术最终评分第一,成为国际维和部队5年指定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已完成500多套维和部队供货合同。  

而在国内,在环境保护部、江西省等部委和地区的支持下,FMBR已在全国23个省市得到应用。  

在环境保护部的支持下,山东省荣成顺利投资、建设了30处FMBR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村镇、生活小区、学校、宾馆等分散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2012年,环境保护部使用中央集中的排污费资金,补助荣成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000万元,此举也是希望为小城镇污水处理打造示范项目。  

FMBR技术也成为国家重大“水专项”洱海湖泊项目的应用推广技术。洱海6个镇42个村全部采用FMBR技术,成为水专项中的一个成功典范。2013年,江西省启动百强中心镇污水治理,宜春市十几个百强镇大多采用FMBR技术,治污效果明显。  

由于较低的建设和运行成本,FMBR特别适合小城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乡镇污水治理、湖泊及流域污染治理等。现在,金达莱只需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就能管好大理环洱海40多台FMBR设备。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张锡辉强调,适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污水处理技术一定要环境友好和管理简单。如果管理复杂,威海有2000个村,洱海流域800个村,全国有几十万个村,派谁去管?专业人员能管好,一般人可能就管不好,再说,又有多少专业人士能扎根农村?人为因素多了,就很难稳定运行,所以一定要管理简单,让普通村民都可以应付。而要管理简单,必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排放有机污泥,这就是技术的核心要求。  

有舆论认为,中国水污染治理还需要三四十年。难道真要等待这么久?时不我待,是到了转变思路、创新思路的时候了,应选择正确的方向、技术和模式,让好技术尽快发挥作用,争取宝贵的治水时机,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新型城镇化呼唤治水新模式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电话:010-65815687

E-mail:37571214@qq.com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