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填埋”背景下,海南省生活垃圾填埋场如何有序退出?
更新时间:2025-02-07 09: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付全凯 尹惠林 丁贞玉 徐怒潮 范云 肖传宁
阅读:930
【谷腾环保网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加快实施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实施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有助于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并为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提供坚实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活垃圾处理逐步进入“零填埋”时代,垃圾填埋场陆续关闭停场。深入了解生活垃圾填埋场关停维护现状,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最终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序退出,既是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政策引导下,全国已有15个省级行政区相继宣布省域范围内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自2021年1月1日起,海南省宣布关停省内所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再接收处理新增垃圾,生活垃圾“零填埋”工作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1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均已关停,其中,4座填埋场完成规范封场,5座填埋场正在进行封场整治,其余8座填埋场尚处于简易封场阶段。为顺利推进海南省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规范维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工程。在当前分别围绕推进焚烧设施建设和填埋设施提升进行碎片化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应聚焦垃圾处理进行顶层设计。一是高起点开展顶层设计,以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明确焚烧设施和填埋设施的角色定位,围绕破除要素壁垒、强化功能互补、完善应急保障等角度制定具体方案。二是构建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为导向的管理体系,试点将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工程进度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引导地方党政领导注重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
规范过程运维,科学指导生活垃圾填埋场维护管理工作。简易封场和规范封场阶段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风险,应当规范过程维护管理。一是针对全省简易封场和规范封场的填埋场开展一轮全面的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形成每座填埋场的隐患整改台账,并督导整改措施落实。二是住建部门发布填埋场简易封场和规范封场维护管理操作指南,每座填埋场结合已开展的隐患排查结果和维护管理实际,制定各自的封场维护管理工作细则,待论证通过后分别指导填埋场封场维护管理工作。三是完善填埋场在简易封场和规范封场阶段的监督性检查制度,定期组织针对隐患整改、设施运行、封场监测等内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目标审核,作为填埋场新增项目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
严格过程管理,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实施过程评估。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工程是一项涉及环境卫生、污染防治和水利工程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结果评估,也要注重过程评估。一是参照重点排污单位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整治阶段的填埋场安装必要的污染排放监测和影像采集设施,与住建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上述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二是创新多层次、全过程的评估方法,耦合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构建完善且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发布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评估技术导则,指导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工程全过程评估工作。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