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直接过滤法在电厂工业废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实验选择微絮凝直接过滤技术处理电厂中的工业废水,使其经过处理后托被作为冷却水加以回用。通过小型实验观察混凝剂技量、助滤荆投量、过滤速度等因素对COD 去除率及浊度去除率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技药量的范围。此外通过微絮凝直接过滤的实验,确定了过滤实验的运行周期。
关键词:直接过滤;电厂废水回用;应用研究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急剧增长,这对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来说,问题尤为突出 水不仅是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还是传质与传热的载体,润滑剂,清洗剂和输送物料的载体,工业用水问题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部门,涉及生产的各个方面。在目前我国的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量的7O%~8O%,因此,节约工业用水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途径。
在工业用水中,火电用水要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1/3(1995),是我国工业用水量的第一大部门。如果在火电厂中能够循环使用工业废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则可大大减少火电厂的用水量,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因此,在治理火电厂废水的时候,首先是尽量安排排出水的水质和水温循序利用,使外排废水尽可能减少,对于必须外排的水则尽量使之达到标准排放。7O年代国外曾兴起过零排放的研究,这就是把火电厂无法再利用的废水蒸千或用作其它方法脱水,使水中残渣变成固体废气物掩埋,而将水充分回收。这样的处理的优点是在不污染电厂周围环境的同时,减少电厂的总用水量,但是这种方法耗资巨大,对一些国家来说是难以实现的。民主德国曾有某电厂在电厂中建立若干用水回路,首先是设置热灰尘降池,构成冲灰用水回蹄,并将原先中和后排放的给水站废水作为该同路的补充水,而不再进行中和处理。设备洗涤水、厂区地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补充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量损失。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废水脱盐后与净化后的其它废水作为锅炉补充水,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塔经过剧烈淋溅后,溶解氧浓度提高到4 mg/L,温度约为27℃,适合于常年养鱼。养鱼后水溶解氧浓度提高到4 mg/L,温度约为27℃ ,适合于常年养鱼。养鱼后水中含氨量增加,可用于农田灌溉,也可用于工业生产。
渭河电厂的废水在排放时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区分开来,生话污水在经过处理后直接排人渭河,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本实验研究的是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实验中采用正交实验法,求出达到最佳过滤效果时所需的最佳混凝剂投量和助滤剂投量,并通过实验得出微絮凝直接过滤的过滤周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1071502.pdf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