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汾河下游水质污染严重 山西母亲河不堪重负

更新时间:2008-07-01 09:51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阅读:1197 网友评论0

汾河是山西省第一大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脉下的水母洞,流经山西省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汾河总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4,养育了全省41%的人口,被尊为山西省的母亲河。

昔日汾河有着辉煌的航运历史

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代的“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历史记载。从隋唐开始,在宋、辽、金各个历史时期,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称“万木下汾河”,这是汾河航运史上的辉煌时期。

到了近代,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使得汾河水资源逐步减少,尽管如此,直到上世纪50年代,汾河还有着较为充足的水源,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1963年,河津市发生自然灾害,粮食缺乏,政府调集二十艘船只经汾河向河津运粮食,这成为汾河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航运。此后,由于水流量较少,汾河停止了航运。

今日汾河成为生产生活污水池

近年来,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地对汾河水资源造成破坏,汾河上游和中游已经彻底断流,成为季节河。只有在运城市等汾河下游地区,还保持着较为充足的水量。然而,由于汾河下游各县(市)随意往汾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汾河下游的水质变得非常差。

汾河下游各县(市)主要包括临汾、襄汾、新绛、稷山、河津。这些县(市)内的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废水处理设施,他们舍得在企业的厂房、设备等方面投资,却不舍得在环保设施方面投资。有些企业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是因为污水处理成本太高,这些设施大部分时间在停运、休息。只有在环保部门上门检查时,或者是在上级部门检查工作时才开始运转。当地政府为了暂时的利益,对企业这种行为大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于是生产污水便统统直接排放到了汾河里。

此外,各个县(市)的市区生活污水也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了汾河里。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新绛县就建起了污水处理厂,负责对县城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污水处理厂从来没有正常运行过,县城内的大量污水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到汾河之中。

如今的汾河水已经变成了冒着气泡、散发着腥臭味的墨绿色的水。目前,新绛县最大的工业园正在修筑通往汾河的下水管道。下水管道修通后,工业园区的大量工业废水将直接排入汾河,日益恶劣的汾河水质污染将会雪上加霜。

建议尽快采取措施整治水污染

汾河下游水质的污染,对下游自然生态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沿河的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地下水已经无法引用,个别地方的庄稼、蔬菜已经不能正常生长。

长期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对沿岸居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使得居民身体素质下降,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大大增加。有资料显示,汾河下游某市义务兵适龄青年身体检查的合格率仅为6%。不仅如此,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的严重污染还对黄河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为此,建议山西省政府尽快采取措施,对汾河下游的水质污染进行整治:

一、以山西省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要求沿河各县(市)尽快停止往汾河排放污水。

二、山西省政府应拨出一部分专款,用于对汾河下游治理污水的补助款,并要求沿途各县(市)尽快建立完善污水处理厂,尽快投入使用。

三、对沿途各企业的工业废水一定要严加控制,要求各企业建立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造纸厂、化工厂等一些严重污染的企业,否则立即停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汾河下游水质污染严重 山西母亲河不堪重负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