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首都生活垃圾再利用率达95%
上海世博会瑞典馆日前举行了“共生城市”论坛,就未来城市建设中发掘和利用交通、能源、建筑、垃圾等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进行了探讨。
瑞典环境部国务秘书伊丽莎白·法莱默介绍道,瑞典的“共生城市”建设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位于斯德哥尔摩的汉马贝湖城,因其统一的整合规划闻名遐迩。这座生态城建有封闭式全自动地下废物收集系统,由垃圾焚烧和废水余热回收的能源用于城区采暖,市民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经处理后能产生沼气,城市建筑高效节能,屋顶绿化在每家每户充分推广……汉马贝湖城一期工程于2000年建成,综合评估显示,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性能比一般城市提升了一倍。
“‘共生城市’将通过建设节能建筑、装置和其他节能系统,达到建筑能源需求量最小化;建立服务一个或一组街坊的供热制冷热泵系统,并尽量利用工业余热和地热、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伊丽莎白·法莱默强调:“‘共生城市’还强调行人优先于任何交通工具的原则,允许使用小汽车,但步行和公共交通无疑是共生城市中最方便的出行方式。”
此外,“共生城市”还需建立一套关于水、能源、垃圾和材料的综合管理方案,将水、能源和垃圾回收系统结合起来以提高“变废为宝”的利用率。例如,使用沼气作为汽车燃料;利用污水和食品垃圾中的植物养分代替农业化学肥料;利用工业生产的余热作为建筑物和办公室的能源等。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所有废弃物中的 75%被收集用于重复利用或用作燃料,对生活垃圾的再利用率高达95%,只有5%的垃圾被填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