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禽代蓄”拯救退化生态
在草地上牧鸡,这听上去有些荒唐,但记者日前确实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沙地草地上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确切地说,这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从事的一项重要生态科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开发”重大项目的一部分,专家们探索在疏林草地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以禽代蓄”来减少放牧对草地生态的压力,兼顾生态和经济效应。
治理后的盐碱地 |
盐碱滩上绘图景
近50年,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日益加重,盐碱土面积迅速扩大至327万公顷,占松嫩平原总面积的21%,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盐渍化已成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阻碍。
4年前,“半干旱盐碱化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课题,落在了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8月中旬,副所长、课题负责人刘晓冰研究员在大庆召开的课题验收汇报会上逐一介绍他由研究员、教授组成的团队成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面色黝黑。对一般人而言,尽管专家们的介绍内容有时过于艰涩难懂,但听得出,几年来,他们围绕重度盐碱化土地碱茅灌溉栽培、重度盐碱化土地羊草育苗移栽等4项重要核心技术和重度盐碱化土地生态修复模式等3项技术集成做了大量创造性的研发工作。
每人10分钟的发言时间对张晓平研究员来说显然不够,他借助电脑描述的以稻治碱的模式和技术,简直是在班驳丑陋的盐碱地上展示的一幅美妙图景。这真实的画卷记者在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的大片被盐碱侵蚀的土地上亲眼目睹——四周班驳植物稀疏的盐碱地貌蓦然出现了一片长势喜人的稻田,稻田旁一汪湿地被茂密的芦苇所覆盖,管理人员当场从芦苇中捞出大量鱼蟹……
这“鱼米之乡”的主要设计者张晓平这样解释说,开发水田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有效技术手段,但首先要解决在苏打盐渍化程度高的地方,使土壤含盐碱量降到水稻秧苗生理耐盐承受范围之内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为此他们进行了大量试验和技术攻关。含有大量盐碱的稻田排水是个大的生态问题,盐碱地稻田排水污染生物消减技术利用稻田排水形成人工湿地,借助生长的芦苇降低盐碱含量。几年来,湿地恢复实验效果良好,干旱盐碱植被碱蓬等已被湿地植被芦苇等所取代,植被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周边地区,植被覆盖度由改造前的20%增加到95%以上。芦苇平均含0.38%的钠,每年可以移走钠15.3公斤/公顷。经过消减和过滤的稻田排水又适宜鱼蟹的繁殖生长,于是适宜具有丰富地表水的苏打盐碱化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的稻—苇—蟹—鱼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
“由于人为因素,原本有着众多湿地的松嫩平原湿地越来越少,稻田排水在盐渍土地区是非常宝贵的水资源,应该加以充分的利用。在这个模式中,所有稻田排水都用于在人工湿地恢复。一公顷水田,可以恢复三公顷湿地。”张晓平说此话时显得有些兴奋。他指着前面的大片盐碱地说,准备把这个模式扩大到1500公顷。
课题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
他拉哈镇的太平村,是重度盐碱化土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模式的课题实验基地。放眼望去,这一边,碱化的贫瘠土地上植物稀疏;而另一边,茅草茁壮茂密,形成强烈反差。乘着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继勋和他的研究生现场讲述他们探索的重度盐碱化土地碱茅灌溉栽培技术带来的变化,记者与身边的他拉哈镇党委书记林家波攀谈起来。
“你知道吗?这个课题没少给我们带来麻烦!”看记者面露不解,他笑着解释道,“随着盐碱化的严重,许多地失去了利用价值,变得无人问津。他们也曾经多次试图种这种那,改良盐碱,但都失败了。自从4年前课题组落户这里,随着植被的巨大变化,村民们看到了希望,都争着要地,几乎形成圈地运动,这实验区要不是请人看着早就……这不是给我们‘添乱’吗?”林家波告诉记者,村民们真是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有的村民还偷偷地模仿课题组的做法,自己干起来。“科学家风里来,雨里去,破解了盐碱地的难题,而受惠者是我们。真希望这样的科研能继续下去,我们会全力配合的。”说这话时,林家波语气透着真诚。
与林家波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科技局局长张有富。自从“半干旱风沙草原区退化草地治理技术研究”课题落户科左旗,张有富就成了以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当地有关方的“联络员”。几年来,他目睹了课题组在沙化、退化草地恢复改良技术,疏林草地构建技术模式等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在边布拉嘎查的疏林草地植被恢复模式示范现场,记者看到,经过科学家的几年努力,原本疏松贫瘠的沙丘上树草相间、植被茂密。据课题组负责人金昌杰介绍,这样的各种实验示范区有12个,总面积1680公顷,推广应用面积13404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应。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张有富在不同场合多次恳请相关课题研究能在这里继续下去的原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