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渣为制陶新资源
如何变废为宝,化废渣为资源,是政府部门和陶瓷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早在2005年我们就开始着力解决废水废渣的问题,现已经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渣全部回收利用,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淑芬自豪地告诉记者。
溶洲建筑陶瓷二厂从1988年建厂至今,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建筑用外墙砖装饰产品系列,拥有“石湾”和“溶洲”两大知名品牌。企业立足清洁生产,在确保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同时,提升现有产品档次,开发新技术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出不断增长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在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
来到溶洲建筑陶瓷二厂,只见花园式的厂区、干净的生产车间,衣着整洁的工人在生产线边忙碌着。如果没有车间旁的一座陶瓷废砖堆积成的小山,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陶瓷厂。
“这些废砖都是从其他陶瓷厂运来的。我们外墙砖的陶瓷废渣掺入率已经达到70%,不仅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而且产品质量比原来的好。”罗淑芬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广东省每年排放的各种陶瓷工业废渣超过了400万吨,而全国陶瓷工业废渣的排放量估计在1000万吨左右。目前陶瓷工业废渣主要采用填埋处理,如何变废为宝,化废渣为资源,不仅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陶瓷企业关注的话题。
2005年,佛山陶瓷企业还在忧虑陶瓷废渣出路的时候,溶洲建筑陶瓷二厂已经开始尝试在陶瓷原料中掺入废渣生产。当年只能掺入20%到30%,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提高了掺入比例。“这些废砖本身就是优质的熟料,只是回收的废砖有不同种类,成分混杂不稳定,熟料的活性低、烧结性差。”罗淑芬告诉记者,“我们按废砖品种分类处理,然后进行粉碎、球磨、造粉等一系列精细加工,使之成为陶瓷原料的新资源。”
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溶洲建筑陶瓷二厂开发了陶瓷固废含量高于60%的配方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坯体强度和固废的烧结活性,保证了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了陶瓷固废的循环利用量。这项陶瓷生产采用高掺量陶瓷废渣的工艺和应用科技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佛山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一等奖。而由溶洲建筑陶瓷二厂和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一步产学研合作的固体废料循环利用的技术与设备项目研发成功,成为2008年广东省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陶瓷清洁生产产业共性技术》项目成果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把废渣充分利用到生产中来,目前佛山的陶瓷废渣已经基本上能被企业收购走。”罗淑芬高兴地说,“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企业成本,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