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立环境预报和预警机制
上海当日空气质量为“优”,这可信吗?在17日的市人代会现场,不少人大代表向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开炮”,为何家中明明一摸一手灰,可环境检测部门还宣布空气质量非“优”即“良”?对此,张全解释,并非环保部门故意“遮丑”,而是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和百姓感觉之间确实存在距离。据了解,今年上海将每天把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在电视上播出,遇到沙尘暴等天气,还将每小时更新一次。
上海将建立环境预报和预警机制 |
空气质量难道“被优良”
世博期间,申城蓝天白云的印象深入市民心中。然而,似乎在世博结束之后,空气质量就开始一落千丈,尤其是去年11月,上海的空气质量8次污染超标,从空气污染指数看,成为近5年来污染最严重的一次。
“上海环境监测部门报出的数据似乎有些不靠谱。”有代表直言,明明外面是灰蒙蒙的天,可一查官方宣布的空气质量,居然不是“优”就是“良”。
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是别有苦衷?对此,张全解释道,上海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有着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绝不会弄虚作假。但评价标准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和百姓直觉差距不小。
“尽管其中相关数据已在2000年进行修订,但作为一个国家标准,毕竟要全国通用,不可能定得过高。”张全指出,这就是为何市民感觉“优良”出现率太频繁的原因,“坦白说,这一标准和国际标准相差较远。”
不过,张全也表示,国家环保部门也注意到了相关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加入“PM2.5浓度”
和“臭氧”等新制约指数。
将建环境预报预警机制
目前,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指数的预报公告。张全表示,目前环保局已和相关部门商定,不久后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就能和天气预报一样,每天在电视上播出。
“让老百姓有更多渠道了解明天的空气质量。”张全指出,上海将建立环境预报和预警机制,除了每天固定预报外,还会针对突发性天气作出特殊举措,例如沙尘暴来临前,将会每小时更新一次。
化工区要装实时“天眼”
去年11月,杨浦、虹口、浦东部分地区的居民闻到了一股浓重的异味。接到报警之后,安监、环保等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排查。最后查出异味来自高桥石化,相关企业随后进行了整改。
“不仅是化工区,连宝钢这样的大企业,都要安装环境在线监测装置。”张全表示,有了这样一套设备,就犹如有了实时的“天眼”,一旦出现意外马上就能锁定来源,不必再“闻着味道”四处找寻。据了解,目前金山石化和吴泾化工厂已经试点安装了该“天眼”装置,今后将逐步在上海所有工业园区,加装特殊气体的“嗅探仪”。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