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低碳压力下发展路径面临艰难选择

更新时间:2009-12-02 09:3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阅读:298 网友评论0

被誉为国际市场“晴雨表”的广交会,最能感受到世界经济的冷暖变化。与去年秋季广交会和今年春季广交会冷清场面相比,今年秋季广交会上,前来采购中国商品的国际买家人数明显增多。根据会后统计,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8.82万名买家到会,人数比今年春交会、去年秋交会分别增长13.7%和7.8%。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欧洲、美洲买家人数增幅尤其明显,分别比今年春交会增长31.5%和15.9%,世界经济开始回暖已成为事实。

到展览会现场感受国际市场的变化,比冷冰冰的数字要真切得多。今年秋交会上,为上海上实国际贸易(集团)公司供货的张家港亿美塑业公司业务员凌先生称,今年年初最困难时,亿美公司开工率仅7成多,国际市场逐渐回暖后,开工率已恢复到百分之百。虽然出口大单、长单仍比较稀罕,但与其他企业拼箱出口的小单和急单,还是不间断的。在上海,国际市场回暖的“温度”,同样可以在一些展览会上测得。前些时第74届中国电子展暨2009亚洲电子展开幕那天一早,数千专业观众排队入场的场景,使中外电子元器件行业业内人士为之欣喜,因为经历了金融风暴寒流侵袭,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日子。

然而经济回暖和市场复苏的同时,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压力正越来越大。日前在沪举行的首届中国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国际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在演讲时说,按照国家规划,我国总能耗将从2000年的15亿吨标准煤(煤当量),增长到2020年的30亿吨标准煤,但2008年我国总耗能已达到28.5亿吨标准煤。若不是金融危机放慢了能耗增长势头,今年我国总能耗将提前11年达到2020年的目标,而2006年美国总能耗为33.3亿吨标准煤。如果按照2008年以前的平均增速,我国将在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耗大国。

目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成,我国电力的80%以上来自煤电,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悬浮颗粒等污染物的70%-80%来自煤炭的直接燃烧。据倪维斗分析,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际上与世界第一的美国基本持平。当下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而美国已是人均GDP超过中国10多倍的最大发达国家。直面经济回暖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矛盾,我国正承受着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不曾遇到过的巨大压力。

传统发展模式能否延续

今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提出了我国节能减排计划,明确中国将在2020年之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的目标。而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约为10%。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原因是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日前在沪出席中国工博会高峰论坛―――“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之道”上发表演讲时说,20世纪100年间,全球消耗石油天然气2650亿吨、煤炭1420亿吨、钢铁380亿吨、铝材6.7亿吨、铜4.8亿吨。这100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付出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代价是十分沉重的。根据预测,21世纪全球经济规模应当是20世纪的3倍-4倍,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发展经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能够支撑吗?

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从百万分之290升至百万分之385。这种进程相当于地球5万年-10万年的气候变化,而人类主要是发达国家在短短100年间就将其完成了。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警告说,如果人类仍然按照传统的“现有模式”发展经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快速上升,预计到本世纪末会达到百万分之750,那就有可能造成全球平均气温升高5摄氏度的后果,这将对人类生存带来毁灭性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给予了极大关注,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不应忘记,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间,不足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却消耗了全世界60%-70%的能源和资源。发达国家过着人均住房100多平方米、每家二三辆汽车、每人数百件衣服且穿了就扔的富裕生活,而当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军时,发达国家一些人却以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等予以指责。如此指责,公平吗?道义何在?对此,伍兹贝格集团总裁邓森日前在上海事务所成立仪式上的一番话倒是比较客观,他说:“中国因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影响而受到批评,但许多批评者是发达国家。他们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繁荣,但这些国家当初并未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关键是转变消费模式

虽然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金融危机已步入谷底、经济复苏迹象已经显现,确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市场逐步回暖,经济发展的列车又将逐渐加速。当下,中国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其中包括继续扩大出口,另一方面要在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下选择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新的发展路径。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作为工业化的后来者,中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已“此路不通”,但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日前在沪召开的中国国际节能环保论坛上,国家工信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指出,消费决定生产,要真正发展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就必须改变发达国家这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最终需求这一端来降低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可惜的是,尽管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发达国家多年形成的过度消费的陋习并未改变而且还恋恋不舍。如第一个提出低碳经济的英国,至今还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用水没有安装水表;平均每个家庭用电,美国是中国的8倍到10倍。时下,发达国家已将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大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尽管发达国家已不生产或很少生产服装、鞋子、箱包、玩具、焦炭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能源资源消耗型产品,但这些产品发达国家仍然需要而且呈增长态势。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一些人却在扮演环境卫士、道德卫士角色,对中国进行指责,这岂非很虚伪?

同样在中国工博会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樊钢认为:“我们认为世界碳排放的根本原因是消费。大家要认识到最终的排放是消费的排放,不是生产的排放,生产是为了消费。”他说,现在全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多消费,对碳排放而言这显然是矛盾的。不过,当今中国与发达国家处在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发展依然是第一位的。当然,中国不能步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的后尘,事实上我们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也承受不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低碳压力下发展路径面临艰难选择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