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业兼顾环保产业商机多大?
继2010年年末发布《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后,不久前,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频频出台的政策预示着节能减排将成为“十二五”水泥行业的工作重点;同时,国家对水泥生产吨熟料能耗、粉尘排放、消纳城市固废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正如中国建材联合会周清浩主任所言,水泥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实现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能源、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走低碳发展道路;其二,水泥行业应利用自身独特的高温窑炉工艺优势,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泥等的消纳和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能耗大户能否绿色转身?
单位产品能耗、排放平均水平、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技术等都是纠结问题
目前,水泥行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6.5亿吨,能源消耗总量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5%,颗粒物排放量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30%左右。
从“十一五”以来,水泥行业大力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2009年产量比重达到70%),包括余热发电技术等在内的一批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颗粒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年消纳、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但是,从总体上看,水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重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
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解决困扰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是单位产品能耗、排放平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距。其次,落后产能还占一定比重,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水泥行业工艺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装备差距较大,行业整体能效水平不高,导致污染物和颗粒物平均排放水平偏高。而由于近年来东西部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差异较大,仍有相当数量企业未达到相关能耗和环保标准要求。立磨、辊压磨等高效粉磨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据统计,目前大约还有30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尚未建成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此外,水泥行业消纳废弃物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水泥行业对工业废物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混合材的使用上,重点是粉煤灰和矿渣,处置利用手段比较单一,利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及回转窑无害化、资源化协同处理工业可燃废弃物、生活垃圾及污泥技术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业内人士指出,节能减排管理水平低也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现有的节能减排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也未得到认真实施。相当多的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职能机构不健全。
指标严格了行业怎么跟上步伐?
要实现既定减排目标,水泥企业在除尘、余热发电等方面必须有突破
《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生产平均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小于114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小于93千克标准煤/吨。水泥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0%和25%,并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做出了进一步下降的要求。
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指标的提出意味着“十二五”期间熟料生产线平均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继续淘汰落后生产线,同时积极研发熟料生产的节能技术。
与此同时,相关专家表示,要实现《意见》中提出的减排目标,水泥企业在除尘、余热发电等方面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要普遍应用余热发电、高效粉磨技术、电机变频等技术,重点水泥企业还应加快建设能源管理中心。为实现能耗的显著降低,提高水泥生产的能效水平,水泥行业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比如采用大型立磨、辊压机等代替传统的球磨机;优化预分解窑炉工艺设计,形成高能效窑炉设备系列;继续开发推广应用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及高压变频调速和高效电机等节能技术措施等。
这一点在此前发布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中也有所体现。工信部要求,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要配置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同时对新建项目采用先进成熟、节能环保型技术装备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方面及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对新建的项目要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环保评价检验测试,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和环境污染的基本数据。
能否在环保产业上多点作为?
污染物协同处置延长产业链,相关市场规模近百亿元
记者看到,这份《意见》提出的水泥行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中,前半部分为量化的约束性指标,后半部分则指出了未来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重点。特别是其中提到“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要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引起了业界重点关注。
在采访中,一些企业人士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有关部门明确提出这一点,是对水泥熟料生产协同处理城市固废这一新生事物的认可。而目前尽管相关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是在运营模式、政府补贴等方面仍然处于探索期,一旦能获得政策支持,这项事业有望在全国的水泥生产线上迅速铺开。
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分析认为,根据《水泥工业节能减排重点专项工程汇总表》,“十二五”期间要在城市周围形成1200万吨的垃圾处理能力,若按照铜陵海螺年处理10万吨的处理能力做近似估计,共需建设120条这样的处理装置,每条建设成本预计在6000万~7000万元,总体市场规模达到72亿~98亿元。
根据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积极研究有利于支持水泥行业利用废弃物的优惠政策,完善废弃物管理体系,理顺废弃物来源渠道,鼓励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专业化,促进水泥行业废弃物预处理产业的发展。
自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再利用工业废渣,水泥行业进行了积极尝试。除矿渣外,粉煤灰、煤矸石、电石渣、钢渣、磷渣、铜渣、赤泥、糖渣、排烟脱硫石膏等相继进入水泥生产领域,不但用做水泥混合材,还用做熟料生产配料。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处理城市垃圾、下水道污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近几年来,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优惠的政策导向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发展循环经济行列。
二氧化碳减排也要做贡献
采取先进技术,完善检测标准体系
虽然常规污染物的减排任务已然艰巨,但低碳转型、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减排国际承诺,也迫使水泥行业将二氧化碳减排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水泥工业是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较高的行业。2009年,我国水泥工业万元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7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
水泥行业是碳排放大户,是由生产特点决定:一是水泥能耗高附加值低,二是水泥熟料煅烧主要是用煤作为燃料,第3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泥行业原料为石灰石。据测算,每吨熟料大约排放0.8吨二氧化碳,有2/3是来自石灰石分解产生的。因此,如何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将水泥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下来,是水泥工业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一项不可回避而又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
现在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理念已深入人心,正在寻求各种途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例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及工艺,提高水泥窑炉的能量利用率以减少排放;通过实施节电技术及采用节电设备降低电耗,减少与发电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替代原料作为生产熟料的原料;使用磨细的矿渣、粉煤灰、天然火山灰或石灰石细粉来替代部分熟料;大量使用某些可燃废弃物作为水泥窑炉的二次替代燃料;提高水泥的品质,延长水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扑集回收二氧化碳加以综合利用,生产衍生产品等。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制(修)订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建立较完善的限额标准体系、检测标准体系、审核和认证标准体系。推动制定水泥行业二氧化碳计算统计系列标准、水泥窑等主要耗能设备效率测定与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水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同时,鼓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为水泥企业提供能源审计、节能减排工程服务、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融资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服务。引导水泥企业积极参与有序用电、科学用电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