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机制的武侯探索
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始终将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作为一项刚性考核指标,各街道办事处也都采取了切实的措施,扎实提高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率。同时,武侯区城市管理部门也在日常监管、体制创新、硬件投入等方面狠下工夫,有效保障了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从“小创新”到大机制
走进武侯区武青路东四段,一个个宽约4米的“绿色小屋”映入眼帘。这些绿色小屋“屋顶”绿草茵茵,“肚子”里更是大有名堂:4个大型垃圾桶 “藏身”在此。“每天上午6点到8点,下午4点到6点,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这些景观化垃圾池内清运垃圾。过去那种生活垃圾散落、蚊蝇滋生的垃圾桶再也没有了踪影。”机投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种景观化垃圾池,就是武侯区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的 “小创新”,而早在3年前,武侯区就看到了垃圾处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率先在成都推行农村生活垃圾 “四级处理模式”(户集、村收、街运、区处)——以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机制为依托,在院落居民自集,村上组织入户收集的基础上,由街道把生活垃圾的清运任务委托给各环卫作业公司,并从经济奖惩、续约条件等方面对公司作业质量形成有力监管;而区城管局则负责对清运至南桥村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垃圾进行压缩和尾端运输。该模式的建立,使生活垃圾的前端收集、中转清运、尾端运输都有了硬件和制度的刚性保障,为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全覆盖打实了基础。
为了做好惠及30个行政自然村村民的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工作,近年来,武侯区在机投桥街道办事处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按照区内不同路段的情况,足额配置道路两侧的果屑箱,对损毁的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对缺失的点位做到及时补配,针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区内生活垃圾持续增长,造成原南桥村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及时对该站进行了二期扩建,扩建后的压缩站日处理垃圾能力由原来的600吨提高到1200吨,规模为全国区县之最。
构建以“惠民”为主体的全新价值观
纵观武侯区的生活垃圾处置机制探索过程,“惠民、为民”这条主线始终清晰地贯穿于其始终。
武侯区委、区政府考虑到各涉农街道在城市管理城乡统筹工作中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压力,特别是财力上的压力,经过深入调研,决定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实施城区反哺农村。该区将涉农街道交纳的每吨22元的垃圾处置费减免,改为政府支付。“为此一年政府要多投入550万元,各涉农街道平均每年减少支出80万元,而涉农街道又将这部分减免经费投入到基础环卫设施建设上,通过修建景观化垃圾池,配备垃圾收集车,增设垃圾桶,使涉农地区的环境卫生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使该项工作长效化,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武侯区还将市容所原有清扫人员进行合理分流,成立环卫督查小组,充分发挥其一线作业经验丰富的优势,重点对城区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工作实施专项督查,同时,设立环卫电台,为各环卫作业公司配备了60部对讲设备,确保垃圾收集处置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通过解决群众急需的问题,武侯区的城市管理在民众心中逐步架构出以惠民为主体的全新价值观,全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赢得老百姓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创下了多个壮举——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后,武侯区全面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清扫保洁的全覆盖,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延伸中的公共服务在环卫市场化中首次实现环卫工作“三个规范化”,即设立最低准入标准,分级制定各类环卫作业指导价格,实现环卫招投标工作规范化;统一全区环卫作业标准,实现环卫作业规范化;与此同时,确保环卫队伍的稳定,实现环卫工人工资发放规范化;将道路清扫保洁、绿化管养、河道管护、“牛皮癣”清除工作实行捆绑招标,解决了多头管理、多头付费的情况,使有限的资源发挥了最大效能,武侯区在走出“大环卫”新路径的同时,还全面实现城市管理“大部制”……
把“惠民”一直放在首位的武侯区,已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深化做好了充分准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