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大战争权益 中国不做冤大头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宣布,到二○二○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二○○五年下降四成至四成五,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订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有分析指出,中国的这一承诺相当于超过二十亿吨的减排总量,这不仅抛离美国承诺的同期减排一成七目标,而且还远远超过欧盟减排目标,引起全球关注。
中国减排态度如此积极,量化目标清晰,除了反映内部经济结构转型的自身利益,也有向外界展示愿意发挥减排大国作用的政治考量。由于中国态度鲜明、厚礼相送,以及中美两国同时公布减排目标,使得哥本哈根峰会达成全球减排协议的可能性大增。但有内地学者担忧中国将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不亚于签订另一个《马关条约》。
中国减排出手豪气,但要如期达标,以目前的经济结构而言决非易事。受制于减排协定,中国未来煤炭、石油、电力、钢铁和建材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将面临大幅度萎缩,不可避免拉慢经济发展速度。另外在现有能源中,天然气最清洁,烧煤排碳最多,而煤恰恰佔中国能源比例七成以上,这对于国计民生之影响不可谓不大。
以电力为例,目前中国人均电耗不及韩国三成,如用煤炭发电追上韩国水平,排碳量至少要增七十亿吨。中国签订减排协定后,超限额的新建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必须在国际市场购买排放权,否则不能投产经营,预计仅此一项,中国每年必须缴纳五千亿欧元排放费,这还不包括汽车用油排放费,而所有巨额排放费最终只能转移到消费者头上。
反对歧视 寸权必争
世界本来是丛林社会,并无国际公理可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减排出手这么小器,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凭甚么要比发达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当局要在哥本哈根峰会上为中国人讨回公道,寸土不让,寸权必争,以消除民众的疑惑。事实上,目前地球大气中积存的二氧化碳八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遗产”,而全球人均排碳标准欺人更甚,美国的人均可排放为十九吨,欧洲及日本的人均可排放为九吨,中国人最多只可排放五吨。
即使不看历史,当前中国的排碳量也不过是全球两成温室气体中的一部分,而且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当前人均排碳量只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一至五分一,有些国家为此提出“维持现状”的方案,主张中国人只应享有发达国家五分一的排碳权利。中国需要持续发展,需要大幅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说甚么也不能接受这一歧视性条款。
面对历史遗留的不公平,中国不仅应该在谈判桌上就减排条件与份额问题据理力争,争取更大利益,而且更应理直气壮地向发达国家提出更多技术和资金补偿要求,将国家减排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千万不能因为急于展示减排大国形象等政治因素,死要面子活受罪,该争而不争,该讨而不讨。总之,中国可以高调表明自己减排的诚意,公布减排目标,但不能屈服于西方压力,接受无理的要求,决不做减排冤大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