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温州:城区排水亟待通经活络

更新时间:2010-07-13 09:04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 黄之宏 阅读:956 网友评论0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会打开另一扇窗。但我们往往忽视这个简单的道理。当城市建设填埋或者改变了河道,我们却没有及时重新为城市排水通经活络。

图为市区勤奋水闸在“开闸放水”。

温州排水的棋局,最早是“堪盥之祖”郭璞布的阵。

鹿城北倚瓯江、负山通水, 65千米古城河潺潺不息,河网密织的秀丽水乡“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但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千年的格局遭遇“沧海桑田”。街巷河道陆续被填埋,仅存放生池、四方盂等残留河段,三大纵向主干河仅余九山一脉。

昔日一街一河的水乡迷失眼底,取而代之是高楼大厦、马路街巷。曾经水乡的天然地利,如今也成了城市排水的历史包袱。

市区现有的雨水管道系统,仍按就近排入水体的原则设置,有河排河、有江排江,过度依赖天然优势造成城市排水系统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每到台风、暴雨时节,旧城部分低洼地带就会出现漫水难消的现象,让城市治水问题“浮出水面”。

排水不畅是历史旧账,现如今仅谈还债远远不够。当下城市治水的主题,已经从排水通畅延伸到水资源的收集利用。

温州该怎么补、怎么追、怎么赶?

年内,就要交出旧城雨水专项规划。温州市城建设计院总工邱伟军搜集了大量资料,他心里明白这份迟来的规划决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是可操作性的工程方案。

邱伟军1988年来到温州,亲历了旧城改造对城市水网和地貌带来的变化。1994年17号台风过境,下吕浦街道漫过膝盖的水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温州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下水管道,城市在高潮位的时候就是一个水平面。瓯江一天两头潮,潮位高的时候就需要强排。”

强排便需要泵站。旧城现有排水格局中管道、沟渠、泵站能力均有限,瓯江的麻行、水门头、安澜亭三个出水口,分别承担着信河街片区、解放街、环城东路片区雨水排放。水门头还是没有提升泵站的排水出口,逢暴雨来袭、潮位上涨往往发生顶托,积水不能外泄。

今年汛期,在泵站与雨水管道等硬件无法一步到位的前提下,解放街片区临时积水排放方案投入使用。方案通过调度,整合现有设施的布局与排水能力,利用百里东路、康乐坊的污水管道作为排放通道,依据雨量对泵站和管道的闸门进行开关调度,在遭遇大暴雨和潮位提升的情况时“借站”排水,借麻行和安澜亭雨水泵站进行临时排放。

不过过渡方案只是能称作现有管道能力“挖潜”,只是减少积水的时间却不能达到新标准。“满足低保水平,还是卡在‘能力’这里。”邱伟军说,温州旧城的排水格局是时候改变了。

是大动作还是小动作?是一步步走,还是两步并一步、甚至一步到位?这是专家们都在考虑的问题。

“首先考虑城市排水问题,改善管道和强排的基础设施,解决积水问题是下限。然后也要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的问题,这是期望的上限。”邱伟军觉得这个规划像下象棋,无论走哪一步,棋子总归要落在旧城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上。城市的智慧,将表现在能否替未来多考虑几步棋。

相关报道(记者 张睿林乃鹏)

在世博园里,世界各地的洋“大禹”们,向我们展示在防治城市内涝实践上已获得的成果,以及在人与水不断动态协调过程中产生的大胆、创造性的想法。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通常涉及钢筋水泥、冷冰冰的防洪工程,各个“水都”案例却都能以种种吸引人的方式加以展示,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理解、享受水治理技术为城市生活带来的美妙。

荷兰鹿特丹案例,则把这种体验做到极致。展厅中央,一道模拟降雨的人工水幕垂挂而下。后台还能控制水流大小,模拟出当地降雨从小雨到暴雨的过程。再配合声光装置,实现打雷闪电的效果。这个水幕竟然还能控制水流落下的节奏,从而在水落下过程中,在水幕中出现空白。利用这些空白出现在水幕的不同部位,能形成各种英文单词和图案。

依靠这种科技手段成功吸引游客后,展厅内的导览人员马上进入解说重点——水幕下方的下沉式广场。在鹿特丹,市政兴建多个类似的下沉广场。当雨水降落时,这些广场能暂时积蓄雨水,发挥防洪作用,再通向独立的雨水回收系统,经过淡化处理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用水,从而最大程度实现雨水回收利用。

在城市防洪探索上,除了展示这些已取得的治水成果外,一些城市案例走得更远。

鹿特丹案例展厅内,放置着两个半球型玻璃房,这是浮动房屋的模型。如果未来海平面持续上升陆地受淹,那么为什么不住在海上?抱着这种想法,荷兰人开始设想浮动房屋:它应该能随着水位涨落上下移动永不沉没,人住在其中会像在陆地一样平稳;它将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实现自给自足……感觉像异想天开?那么告诉你,首批浮动房屋可能马上要在鹿特丹投入试用!

城市防洪需要这样大规模的市政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在这项以物为主导的改造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全民性的积极参与。

马尔默有专门的培育屋顶植物中心,为建筑商、普通民众挑选自己中意的屋顶绿植提供便利。鹿特丹政府鼓励绿色屋顶改建以市民自发投入为主,但会为愿意参与这项计划的市民提供资金补助。从日本江户时期起,大阪的桥梁、下水道等防洪基建、管理都是由民间资本和周边居民共同实施。

无论是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城市防洪实践,还是正在变成现实的治水探索,针对如何实现人与水和平共处这个永无止境的命题,这些案例展示出各不相同的创造性。但他们都揭示一个共同点:为延续城市文明、改善城市水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需要历届市政领导所做的决定,必须体现和前任一样的承诺、一样的远景规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温州:城区排水亟待通经活络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