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钢铁业脱硫设备何以停摆?

更新时间:2010-10-25 09:20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阅读:959 网友评论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烧结烟气脱硫投入的不断加大,钢铁行业含硫烟气排放量的不断减小,烧结机脱硫技术及运营模式曾一度取得突破。最近,随着“十一五”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渐入尾声,国内烧结机脱硫因为脱硫成效状况,再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在韩国首尔,瑞草区良才川设置了向日葵形状的路灯。该路灯由太阳能供电,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而且外观设计美观。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节能减排统计数据显示,钢铁行业的烧结机烟气脱硫依然是各行业中节能减排的软肋。在冲击“十一五”目标的最后阶段,能源、交通、建材等行业节能减排均取得显著成效,钢铁行业的烧结脱硫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河北等多个地方,限制钢铁企业产量被作为最后措施来保障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由于巨大的技术风险和较高的资金投入,钢铁业的烧结烟气脱硫一直是我国节能减排工程的重点、难点,占到整个钢铁业二氧化硫排量近80%的烧结机为“大污染源头”,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较好治理。在“十二五”期间,怎样降低脱硫的技术成本、建立起脱硫长久运营机制,从根本上节制含硫烟气排放,这些难题对企业、科研机构及政府都将是很大挑战。

技术突破“预期并不理想”

烧结脱硫技术不成熟、效果不明显,以及脱硫设备的价格偏高,被认为是钢企烧结烟气脱硫困难的一大原因。但在短期内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脱硫成本,改变钢铁业脱硫现状,这一方式业内专家并不看好。

据相关报道,山东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某钢铁厂,120m2烧结机烟气脱硫会让运行成本吨烧结矿增加14元,吨钢增加30元,即脱去一吨二氧化硫成本近6000元。另一些采用氨-硫铵工艺脱硫的钢企虽然在矿和钢上的成本增加会稍低,但原材料液氨市场价格每吨高达3500元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除了成本高之外,脱硫运行副产品的处理是另一大难题。据钢铁行业内部人士透漏,目前国内钢企中只有少数在尝试从废渣中提炼出硫酸,而多数选择掩埋或堆积。“脱硫副产品的处理也会增加部分费用,后续处理复杂,这也是很多钢铁厂脱硫设备停运的一大原因”。

通过脱硫工艺的改进及副产品的二次利用,理论上是降低企业脱硫负担的可行之策,但“要想短期内依靠技术进步提升减排效果,前景并不乐观。”长期从事烧结烟气脱硫研究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博士刘征建对记者表示。

由于烧结烟气具有温度、气流量、含氧量变化大等特性,日本及欧美多国也并无成熟高效的脱硫工艺。我国钢铁烧结脱硫业于2003年起步,虽然比日本等脱硫发达国家晚了近30年,但目前在技术层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并无多大差距。

“在脱硫发达国家技术突破长期无进展的情况下,中国目前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脱硫过程中的成本问题,显然并不现实。”刘征建讲道。

同时,他认为“烧结脱硫是一个系统工程,降低脱硫成本除了在技术层面努力外,还得看钢企与脱硫运营商之间的合作,高效的合作方式可以较好的提高脱硫效果”。

运营机制缺失

近两年,武汉凯迪电力等大型脱硫企业及投机商纷纷退出脱硫市场,给烧结机脱硫行业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未来烧结脱硫行业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怎样有效降低脱硫成本?在技术进步的瓶颈难以突破之时,烧结设备的运营模式开始受关注。

目前国内多数钢企的烧结脱硫项目都是以外包的形式转给专业的脱硫运营企业,脱硫运营企业依据脱硫量及设备运行时间长短来获取报酬。目前钢企在与脱硫运营企业的脱硫合作有BOO、BOT等几种模式。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烧结机总量约为1000台,而已安装脱硫装置的仅占10%。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在役脱硫设备之中,大概有1/3不能正常运转。石膏结垢、设备腐蚀等问题也经常让运转的机器达不到预期脱硫效果。

整个钢铁行业烧结脱硫效果的好坏、脱硫运营状况的平稳与否,与钢企和脱硫企业的合作形式密切相关。那么当前的脱硫运营机制处于怎样的现状呢?事实情况可能会与公众的预期相距甚远,在目前中国的脱硫行业中,正常成熟的运营机制并未建立起来。
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和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该行业真实的一幕:“国家对环保设施不运营措施和处罚不到位,行业内互相攀比、作假让运营商对脱硫行业前景并不乐观”。

钢企脱硫热情的降低直接影响到了其与运营商的合作效率,脱硫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在实际与钢企的合作中,多数脱硫运营企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如“计量双方不准确、结账不及时”等因素,运营商的利益经常会因此受损。

在脱硫行业秩序建立的过程中,政府政策部门的监管并未充分的发挥作用。国内的脱硫工程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都是在市场爆炸式发展之后才迟迟出台,在完善的行业规范及后评估体系缺失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也都采取不信任、观望的态度。

对于脱硫行业标准的设立,国外钢铁行业走的路子很具有启发意义。由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建立的欧盟防腐标准,要求脱硫设备防腐方面达到30年不大修。这种标准极大促进了防腐技术的发展,同时让那些没有资质的企业无所遁形,很快在市场中被淘汰。

而对于国内脱硫行业的竞价拿标制度,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彤曾直指低价中标制度本身:“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批素质低下的运营商凭借较低报价进入市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低价中标是造成市场混乱的症结所在”。

政策关注成转变关键因素

“之所以称烧结烟气脱硫为‘世界性难题’,是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脱硫方法,能够将脱硫效率、副产品的处理以及运行效益3个问题统筹解决。”攀钢钒公司煤化工厂副厂长张初永在分析脱硫难时,曾这样讲道。

我国钢铁行业的脱硫难状况也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改观。早在2006年底,烧结烟气脱硫就已被列为2007年~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科技发展指南的重点研发课题。在“十二五”来临之前,中钢协等多个政策部门也在为钢铁业烧结脱硫取得新突破做积极的探讨。

在当前脱硫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如何让脱硫的长效规范体系建立起来,对于科研技术的突破及脱硫企业的运营机制来说,政策引导的意义都非同寻常。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祁苏平透漏,目前针对钢铁行业脱硫存在的状况,工信部及国家发改委已经着手新政策的调研。“而下一步的政策引导的重心,可能会是在对脱硫技术研发长效机制的建立”。

而对于目前还在调研阶段的新财税补贴政策,祁苏平讲道,“新财政补贴方案急不得,它需立足于整个脱硫研发运营系统来考虑成本及运行效果。并需经过调查实验之后才能再作确定,否则也只是会像之前的政策一样,不会有显著成效”。

对于钢铁业脱硫技术的研发体系,北京科技大学刘征建博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多数烧结脱硫技术还停留在对火电等脱硫的粗糙模仿、照搬阶段,要形成自己的研发运体系,首先该立足钢铁行业本身,结合钢铁烧结烟气的特点做出政策性引导。”

脱硫运营商对于政策的适用性感受颇深。对于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调控,国舜集团总裁吕和武提出了运营商们的看法。“钢铁脱硫行业秩序的调控需要设立双重的准入标准,加大对运营商的资质审查和后评估监控,让正规的运营商树立信心,正常经营。”

在钢铁业烧结脱硫的多种措施之中,财政补贴成了核心举措。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刺激到脱硫的技术研发、设备运营,充分调动整个产学研生产线的积极性,而这需要更为详细的补贴方案,“补贴比例不能一刀切,要依据钢企烧结烟气硫元素含量,以及持续的监测数据来确定,这样才能保证对所有钢企的公平。”

据了解,钢铁烧结脱硫业市场的潜在价值正逐渐被看好。相关数据统计,钢铁行业烧结二氧化硫排量是建材、化工、有色、石化行业等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6倍,未来几年这五个重点非火电行业脱硫市场空间将达到216亿。这无疑将是烧结脱硫政策调控加码的又一大因素。

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家对脱硫电厂的上网电价每度电增加了0.15元”。他还透漏,中国将通过价格、税收等补贴方式鼓励全社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努力。

而在这种新形势下,烧结脱硫行业的相关政策走向及调控补贴力度如何,各方尚处于期待之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钢铁业脱硫设备何以停摆?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