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淘汰110家高污染企业 “十二五”率先建成两型城市
在国家级宁乡经开区,看不到林立的烟囱,也闻不到刺鼻的异味,这里,60平方公里只有一根烟囱,这根烟囱所在地,就是全省首家区域性热电厂——天宁热电有限公司,为整个园区企业集中供热,每年为园区企业降低30%的能源成本;
在洋湖湿地公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污水处理厂——洋湖再生水厂,它在湖南首次利用生态技术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使含浦片区52平方公里污水成为可利用的宝贵资源,而且,运营成本比传统工业化污水处理厂节约70%。
这些令人称奇的景象,全来源于长沙的两型实践。
“十二五”率先建成两型城市
按照 “四化两型”建设部署,长沙响亮地提出“十二五”率先建成两型城市的目标,编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制定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为持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与改革绘制了路线图。
两型社会建设首先体现在理念上,长沙以改革创新增强试验区建设的持续动力,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以经济杠杆推动生态环保建设的新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生态环境补偿、环境风险责任保险、项目“三同时”保证金、污染损害赔偿等制度。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严格土地管理和供应,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闲置土地清理。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成桥沉陷安置小区一期竣工。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坚持以国家试验为坐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两型社会建设。去年,长沙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危险废物处理达标率、医疗废物处理率均达100%,成为全国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长沙2011年全年淘汰高污染企业110家,完成长沙铬盐厂42万吨铬渣解毒处理工程,坪塘老工业基地污染企业全面退出。启动实施第二个“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被联合国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
低消耗的发展,才能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发展。作为全省首家两型园区,宁乡经开区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远大住工项目的引进是一个经典之作。相比传统住宅,远大住工的产品具有功能完备、节能环保、价廉物美的特点,远大住工产品与规模相同采用传统方式的建筑相比,可减少施工用水量80%以上,减少混凝土损耗、钢材损耗约60%,减少木材损耗、施工垃圾、装修垃圾约80%,综合节能约70%以上。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2.7%
两型建设逐渐从重点产业领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年,长沙治理或关闭畜禽养殖污染40万平方米,天心区实现畜禽养殖业全面退出,宁乡县建立“退户入园、退村入场”养殖新模式。
以人为本,建设绿色家园。街道干净了,空气好转了,城市更漂亮了。这是市民的直观感受。而直接的数据则表明:城区61个排污口实现截污,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2.7%,湘江长沙段水质功能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空气质量优良率94.6%;“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城乡环境明显改观。
两型建设步入第二阶段
在长沙两型建设步入第二阶段的起步之年,试验区和长沙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
举全市之力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要素聚集能力大为增强。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8亿元,增长16.6%;规模工业总产值2390亿元,增长31.3%。全年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83个,预计新增产值344亿元,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8家。而长沙市有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0亿元,增长14%;省会城市首位度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近30%,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占比提高到68%;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排位跃升到第9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辖内财政收入突破12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跨上千亿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6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235元和12450元,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也正因为两型社会建设,长沙拉开了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大幕。湘江为轴,一江两岸、互动共进、两翼齐飞。长沙从“五一路时代”走向“湘江时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