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元环保巨轮启航
环保装备领域5000亿元的大市场即将形成,高新技术将是各方分羹的关键。
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的环保装备大市场,随着年初国家新政策的出台,或将于2015年形成。
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对环保装备产业提出了预期: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环保装备出口额预计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突破100亿元。2015年,环保装备总产值或达到5000亿元。
然而这一预期是否乐观?规划力推下,环保装备产业各细分领域中,谁又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可能刺破这个美丽泡沫的那根针又是什么?
聚宝盆呼之欲出
截至2010年底,全国从事环保装备制造的企业5000家左右;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是2005年的3.5倍;从业人数50万人以上。而规划表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八大环保装备类别的发展,这对环保装备产业,甚至整个环保产业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具体发展的装备类别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水污染治理装备、固体废物处理装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和环境应急装备等八个类别。
赛迪顾问行业分析师黄武俊告诉本刊记者,《规划》的预期是乐观的。十二五期间,预计整个环保产业的总体增长水平大概是16%~17%的水平,而环保装备产业的增速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将达到20%的增长率,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更是整个环保产业的近两倍。2015年,整个环保装备产业的产值达到5000亿元,就是按这个增速计算出来的。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吴刚处长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我对这个预期是很乐观的。”吴刚认为整个环保装备产业将借这个机会壮大起来。目前,我国监测PM2.5 已有了成熟的技术,且部分城市也已开始试点监测,随着新污染物监测需求的提出,环境监测领域新的市场将逐步打开。因此,吴刚尤其看好脱硝产业、以PM2.5为代表的仪器仪表、固废、应急装备等细分领域。“这些细分领域的机遇在于,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监控力度的加大导致市场扩容,因此,这些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强势的发展势头下,整个环保产业的投资预期也很好。黄武俊说,“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总额规划达到1.375万亿元。“十二五”期间,整个环保产业的投资将继续增长。他预估,“十二五”期间,整个环保产业的投资额将占到GDP的1.5%,投资总额将达到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翻一番以上。
花落谁家
黄武俊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重点流域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等细分领域仍是环保工作推进的关键点。
尤其是水处理行业,将会分得最大块的蛋糕。有环保行业协会专家表示,到 2015 年,我国新增城镇污水管网将达到16 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从目前来看,水处理领域的市场份额会最大,能占35%~40%。大气污染处理设备紧随其后,预计将会占领30%的份额,固废处理领域所占份额可能是10%~5%。8大细分领域中的其余5大类占据剩下的份额。
各个细分领域中,子领域的发展机会也是不同的。行业发展前景好的,也将会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在中国,水污染处理设备的发展相对成熟一些,随着水处理产业的发展,膜组件产业也将水涨船高。膜组件产业将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增长空间很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可以在膜组件产业领域率先走替代进口的发展道路。
大气污染处理方面,脱硝的发展可能更快一些。由于“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发电必须配备脱硝设备,因此脱销产业有机会迎来春天。加上“十二五”期间,空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由113 个重点城市增加到333 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而监测因子中也将增加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新指标,为环境监测打开新的市场,因此,黄武俊预测,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比较平稳,应该能占30%的水平。
此外,固废处理设备也是增长比较快的领域。十二五期间应该能占到10%~15%的份额。去年出台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显示,要改革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加大征收力度,适度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垃圾收费制度的完善和标准的提高,将是保障垃圾处理行业顺利发展、投资落实的重要基础。
污水处理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将最大,该领域的企业相对来说会机会更大,但从整体增长率来看,固废处理设备可能会更高。
由于整个环保装备产业较为分散,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并攫取最大块蛋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会是一个可以增强优势的选择。企业应该增强自己的整合能力,通过兼并重组拓展更大的环保市场,而对小企业来说,要想更好地生存,需要做精做细自己的专业领域。
吴刚则认为,企业想要做大做强,一定要注重技术,以高科技抢占市场制高点,另外学会与政府的衔接,充分利用政策和资金提高竞争力。
制约因素
我国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环保装备和技术,环保装备的产品种类已多达10000种以上,形成了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以及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等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基本满足国内市场对常规环保装备的需求。
然而,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这将使十二五期间,影响该产业壮大的短板。
目前,我国现有环保装备产业的产业结构也不合理,发展比较分散。我国还缺乏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份额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大企业。目前产值20亿元以上的环保装备企业仅有菲达环保等两家。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分布分散,技术落后。
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间接导致我国环保装备产业关键成套装备依赖进口,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业绩的进程迟缓。而在企业内部,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市场急需、高效节能的成套设备和核心、关键部件自主化率不高,基本还是依赖进口。
外因方面,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健全,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预期蛋糕很大,但企业缺乏做大的资金。此外,由于地方保护政策的限制,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也将受到影响。
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产品质量认证也是一大问题。虽然已初步构建了环保装备产业标准体系框架,但标准分布不均衡,数量较少,对行业和企业的规范作用大打折扣。环保装备招标也不规范,环保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企业减排治污的内生动力不足,也抑制了环保装备的市场需求。
吴刚认为,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障碍在于国内高精尖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造,主要依托和模仿国外技术,向国外缴纳技术服务费和低价竞争盛行蚕食企业利润;另外国家对行业的支持局限于提供市场和工程补贴,制造企业拿钱较少,影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此外,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本流向环保市场十分困难,再加上环保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高风险等特点,此前相应的激励政策一直不到位,环保产业的资本市场不温不火。上述专家同样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是环保产业的黄金期,“十二五”环保产业的总体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环保产业的市场潜力相当巨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