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英报报道:工业化养猪场须解决污染问题

更新时间:2013-01-03 13:50 来源:新华国际 作者: 阅读:508 网友评论0

在后铜笼村(音)兴建生态(音)养猪场前,没人征求过当地村民的意见。范建军(音)指着从湖边伸出的水泥管道让记者看,只见污物从管道口源源不断地排入湖中,湖面冒着水泡,漂浮着死苍蝇。

31岁的范建军自出生后一直都住在后铜笼村。他说,在养猪场建成前,村里的水是干净的。现在,水受到污染,村民的健康也开始出现问题。

这座离村民家只有100米远的养猪场年可出栏生猪1万头———在工业化养殖行业内这只算得上一个小规模养猪场,但有这么多废弃物要处理,村里的空气有股浓重的臭味。在雨季,猪粪便随着雨水流出养猪场,把马路都覆盖了。村民现在出现了呼吸道问题,范建军饲养的鸡鸭在孵化不久后就死掉了。

在养猪场建成后的10年时间里,村民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它迁走。自己做生意的范建军说:“我们好几次拆毁了它的围墙,并用烂泥和卡车堵住它的大门。”向地方政府发出的投诉也无回音,因此范建军转向网络以求引起关注。他接着说:“我们只希望养猪场不要污染我们的环境。我们村以前是一个很美的地方。”

猪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肉类:2011年中国的猪肉产量达到5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中国13亿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家明迪·施奈德说:“在中国,猪肉被赋予了进步和现代的含义。”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典型中国家庭在春节时只吃猪肉。

上世纪60年代初使数千万人饿死的大饥荒记忆仍对中国人的心理有重大影响。施奈德说:“我听到人们谈论‘报复性’吃肉。以前猪肉太少了。现在就像是:‘看看这些进步,我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均肉消耗量为14公斤,如今人均肉消耗量约60公斤。而美国每年的人均肉消耗量为125公斤,英国为85公斤。

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是中国新型超大农场之一,年出栏生猪10万头。与范建军所在村庄的农场不同,加华是相对孤立的,但从这个有利位置,仍可闻到随风飘来的猪粪便恶臭。定期可以听到几十头猪越来越大的嚎叫声。

不久中国将兴建更多像加华这样的农场:在2007年至2010年间,政府已投资10亿英镑(1英镑约合10.16元人民币———本报注)兴建标准化的养猪场,并将继续给予同等力度的支持。加华已投入3000万英镑修建一座3倍于目前规模的农场。

中国工业化养猪场的增长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家畜业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高于汽车、飞机、轮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联合国粮农组织如是说。

中国生产的猪肉与其消耗的猪肉大致相当,但它无法生产足够多的猪饲料: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消耗4公斤粮食,而中国农作物产量不足。

去年,中国进口了世界60%的大豆,所有这些大豆(榨油后)都被用于喂猪。将大豆和越来越多的玉米运往中国影响了世界粮价,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致使拉美数千万公顷的森林、草原和牧场被毁,并使原本可供世界上食不果腹者充饥的粮食转而喂了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英报报道:工业化养猪场须解决污染问题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