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珠三角能否冲出十面“霾”伏

更新时间:2014-01-14 09:53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阅读:838 网友评论0

“半壁江山图,尽罩雾霾中”。今冬以来,雾霾一路向南,从东北到华北,从华中到华东,继而华南,均遭其侵扰,部分地区重度污染创下历史之最。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超过标准100%,长三角地区总体超标60%左右,而珠三角地区超标20%左右。面对以上数据,珠三角能否心存侥幸?珠三角抗霾能否率先破题?面对雾霾每个人能否独善其身?

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尚未开幕,委员聊“天”早已先行。在灰霾面前,委员们夹杂着各种心情,有一肚子话要说。

以前出门看天气,现在出门看空气。委员们疾呼——

美好日子不能没有好天色

以前出门看天气,现在出门看空气。记者采访在深省政协委员时发现,聊起“天”来,委员们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并夹杂各种心情:或痛心、或愤怒、或无奈、或无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很怀念深圳的“大运蓝”。尽管不敢做出蓝天何时回归的预测,但他们认为是时候该反思这些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了,毕竟好日子不能没有好天“色”,幸福生活不能没有好脸色。

民间抗霾:装空气净化器图个心理安慰

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卫人委副主任许四虎告诉记者,作为对付灰霾天气的应急措施,自己家里一个多月前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原来自己也没有想过,但周围的朋友都在说要安装,于是也到商场采购了一台。对于效果,许四虎最近才检查过净化器的过滤装置,上面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东西,心想是不是开机的时间不够。是否能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许四虎也拿不准。

指望用机器对空气进行“二次加工”的人为数不少。省政协委员、深圳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在办公室和家里都安装了空气净化器。用她的话说,各种能净化空气的招,能用的都用上了,但她又清楚地认为,科学目前还无法验证这些措施是否有效,但这样做,至少可以缓解心理上的无助感。

难以预测:“大运蓝”何日君再来

接受记者采访的委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大运蓝”。作为在这块天空下生活了20年的深圳人,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深情地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深圳。他认为,这样的气候,这样的美丽城市,这都是作为深圳人的福分:“大运蓝”才能代表美丽深圳。

如今,灰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光顾深圳。有些市民甚至把空气质量视作是否移民的重要因素。王岚委员认为,虽然较差的空气质量还不至于引发移民潮,但确实有不少人选择出国旅游,目的主要是“洗洗肺”。深圳何时能重披“大运蓝”?对此,王岚为难地表示“不敢做出不切实际的预言”,但她肯定地说“挑战很大”。因为未来为了保证空气质量,意味着一些工厂、工程停下来,一些烟囱不准冒烟,还有数十万汽车要停驶了。生态环境的修复,一定是全民意识和自觉行动。

一味药方:把“灰霾天气”列入“负面清单”

何时再见“大运蓝”?谭刚有一个想法:把“灰霾天气”列为政府的“负面清单”,明确把此列为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且进行政绩考核。

“以后看政府干得好不好,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是要看空气质量让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谭刚认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城市治理水平应该作为一个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那么,生态环境和公平正义等软环境将被作为硬指标来看待。

糟糕的生态环境将抵消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付出健康成本也将大大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谭刚认为,要让全社会形成共识,根本上还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

“空气质量,每一个人都是利益攸关者。”谭刚说。

化解灰霾拷问发展模式,专家支招——

坚决关停“垃圾GDP”工业

面对灰霾,人人有许多话说,但空气污染是否到了极限?如何化开“十面霾伏”?珠三角能否成为先锋?在省政协会议召开之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导,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民进广东省委资源环境工委委员黄少斌。

空气污染已至极限?

黄少斌旅美加多年考察大气环境,眼前国内难以化开的“十面霾伏”,他早在十多年前已有所预见。

“大气污染已至极限,源自几十年来无序的破坏性生产”,他一言以蔽之。黄少斌认为,虽然业界对于霾的成因尚无明确定论,但是几大元凶各地普遍共存:粗放式的发展,水泥厂、发电厂、钢铁厂、石化、皮革厂等高污染的重工业大量上马,农田被毁,水源污染,动植物污染,带来人体疾病;此外,用油品质差导致汽车尾气超标,交通设置不合理导致道路拥堵,汽车慢行比正常行驶废气排放超过一倍以上;绿地建高楼,高层建筑阻挡空气环流等等。其危害性也显而易见: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难留一流人才,削弱城市竞争力;富裕阶层纷纷移居国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带走了以污染国土为代价创造的财富;癌症等重大疾病愈发普遍……与以上恶果相比,破坏性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难成正比。“我们不禁要反思,真的需要那么多水泥厂、发电厂、钢铁厂吗?很多污染工业利润低下、产能严重过剩,与之相对的是农田被毁,释放有害物质,粮食从国外进口,居民不惜巨资购买放心进口食品。很多发达国家,精耕细作的高科技农业,不但养活了农民,还创造了高额利润,吸引全球富裕阶层前往安居乐业。”

化解之道:关停“垃圾GDP”工业

对很多城市居民来说,由收入增加带来的幸福感,远不能抵消环境污染所带走的幸福感。面对灰霾,人人有许多话说。但如何破解,珠三角能否成为先锋?黄少斌坚定指出,灰霾可以化解,并开出如下“药方”。

首先,坚决关停而非转移“垃圾GDP”工业。黄少斌强调“垃圾GDP”工业指的是高污染重工业,决不允许新增此类项目。其他行业的新设工厂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环评,不仅要保护耕地红线,连普通土地也不应再允许建厂,只准在已关停的工厂基础上建。他举例说明,“比如花都的皮革工厂,小而散,很多是家庭式作坊,人造皮高温成型过程挥发大量增塑剂,破坏青山绿水为代价创造的利润却极为低下,大部分没有存在价值,当地政府应该果断关停。”

黄少斌着重指出,不少地方的环保设施形同虚设,存在只为了应对相关部门检查。他举例指出,比如用于吸附VOC挥发性有机物的活性炭装置,在吸附一定量的VOC后达到饱和,如不更换升级将继续释放有毒气体,但相关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往往只在测评阶段使用,环保流于形式。

其次,对汽车尤其是私人小汽车,征收高额消费税用于环保,将汽车限制在少数人消费范围内。鼓励多人乘车,对只坐一人的小汽车禁止驶入主干道。目前各地分散的中小汽车制造工厂反映了前期规划漏洞和城市间为争抢GDP的无序竞争,今后应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尖端技术产品以及留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

此外,疏导交通堵塞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可以尝试打破各地块和单位企业之间的条块分割,拆除围墙,在主干道堵塞之际汽车可以通过道路两边建筑迅速疏导至其他路段。

抗霾也拷问着市民的责任心

实际上,广东政府在抗击灰霾方面已经陆续作出重要决策。无论是2010年开始实施《珠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亮出东部地区治理空气最积极的时间表,还是近期密集出台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珠三角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广东史保责任考核办法》等,无不在表明政府治理决心之大。

黄少斌认为,仅仅市长带头坐地铁上班是不够的,必须力推全民共对灰霾的官民协同治理模式,调动市民热情推动社区治霾,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可能给这座城市增加污染源,让打一场空气保卫战成为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精神。他举例,即将到来的春节放不放鞭炮,准备换车的家庭大排量的SUV是否还是第一选择,都在拷问每一个市民的环保责任心。

同题·做答

委员如是说

在采访这个专题时,记者设计了几个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请委员们进行同题做答——聊“天”:

1.早上起来看到灰霾天,第一反应是什么?

许四虎:怎么又是这个天气!心情很沉重。

王岚:又是霾天气,真的到了该治理的时候了。

谭刚:怎么会这样呢!

2.碰到灰霾天,你有什么措施?

许四虎:关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王岚:无法选择,空气哪都一样。

谭刚:与北方相比,深圳还算可以容忍。

3.你觉得灰霾天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

许四虎:汽车太多了。

王岚: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

谭刚: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各系统多因素的集中爆发。

4.你认为空气质量持续下降会导致什么后果?

许四虎:影响健康。

王岚:老人孩子的户外活动得减少,让人心情不好。

谭刚:如果不“有为”,后果可能“很恐怖”。

5.改善空气质量,你认为最刻不容缓要做的事是什么?

许四虎:停驶高排放车辆。

王岚:请专家找到影响当前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

谭刚:形成共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台盟广东省委会提出六大建议

新闻·拼盘

珠三角联合行动共治大气污染

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获悉,台盟广东省委会已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珠三角共同联合行动共同防治大气污染。

在这份《加强珠三角联合行动共同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的提案中,台盟广东省委会提出六大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立法,构筑区域联防机制。参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制定相应的“珠三角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尽快制定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工作计划。通过建立健全联防联治机构,成立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二是强化能力,健全区域联防体系。

进一步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定期对排污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集中整治违法企业。确立跨区污染解决方案。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强化管理,统一区域环境治理。

统一的严格环境准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节能环保机制。对落后产能、使用高污染燃料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淘汰力度,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防”等方式激励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无法进行升级改造的项目彻底关停并严控。

四是市场激励,完善区域碳排交易。

五是加大力度,控制区域车辆污染。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开展“无车日”活动,划定私家车限时禁行区域。

六是扩大参与,加强区域污染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监管数据,方便公众监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珠三角能否冲出十面“霾”伏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