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环保投入“跑冒滴漏”
2014年地方两会纷纷把环保治理列为关注焦点,不少省份和地区拟投入巨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但记者梳理审计署近三年发布的环保相关领域资金审计公告发现,环保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国家财政近年来加大环保领域投入,一些单位和个人却不择手段套取、骗取环保资金。《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显示,有102个项目单位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资金5.56亿元。
环保资金问题更多体现在挤占、挪用资金。今年1月公布的《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显示,2.7亿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被违规使用。对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查出,少征、挤占、挪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24.89亿元。
此外,有些项目未达预期目标,造成严重资产闲置、损失浪费现象。《10个省1139个节能减排项目审计结果》显示,部分已完工节能减排项目达不到预期节能减排效果,涉及专项资金15.87亿元。
专家认为有关部门把关不严、审批环节出纰漏,是环保资金被蚕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中审计署指出,由于主管部门审核不严、第三方评审机构未尽责等,造成217个项目单位违规获得资金8.35亿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说:“既要用市场化方法指导资金投入,保证钱花好、花对;也要加强监管,提高检查处罚力度,杜绝权力寻租、腐败等问题发生,不要让环保经费最终打了"水漂"。”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说“在制度建设上,可以加强对当地领导问责,以当地环境的改善情况评价、判断资金使用是否发挥效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