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成都餐厨垃圾每天180吨变成肥料(组图)

更新时间:2014-02-27 09:43 来源:华西都市报(成都) 作者: 阅读:940 网友评论0

餐厨垃圾挑出杂质后,最终被制作成有机饲料和有机肥料。

潲水最终成为有机肥料。

成都餐饮垃圾去哪了?

—每天,78辆专车奔跑在成都街头,将餐饮垃圾送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

制成的有机肥去哪了?

—有机肥也是土壤调节剂,受到众多种植户的喜爱,它们将被送往这些地方

“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吧?”前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时,对北京市市政管委负责人的一句提问引发全国关注。作为麻辣烫、火锅的“故乡”—成都,地沟油哪去了?能否交出一份让市民满意的答卷?

26日,本报记者对成都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情况,进行了走访。中心城区首个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试运行6个月,顺利变成了每天吃到“9分饱”的胖小子。

2015年,成都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的500吨餐厨垃圾,将全部被城管部门统一回收、无害处理。爱吃麻辣烫的小伙伴们,以后可以松口气,再也不用担心地沟油了!

78辆专车定点护运餐厨垃圾

“老张,我来了,开门!”昨日上午8点多,谢志勇和两名同事一起,开车驶到锦江区东光片区的一所小学食堂门口。几个人跳下车,手脚麻利地搬过来两桶潲水。谢志勇把潲水桶挂在汽车的升降架上,桶便自动升上去,略一倾斜便倒入了储存箱。车顶盖上后就完全密闭,一点汤水都没有洒漏。

每天,谢志勇就这样奔走在锦江区东光片区20多个餐馆、食堂之间,每当车子装满后,他便直奔双流文星镇。那里,坐落着一个每天需要200吨“食物”的“大胃王”—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

按照成都市规定,餐厨垃圾在产生后的24小时内必须收运。因此,谢志勇的餐厨垃圾收运车每天至少要跑两趟,“监管很严格,车上装了GPS,感觉像护送宝贝一样!”老谢告诉跟车记者,他的车必须走定位行车路线。一方面是保证餐厨垃圾回收全程可控,另一方面也杜绝司机偷运偷卖餐厨垃圾。每天运送的垃圾重量是多少,都纳入了“大数据”透明管理。

像谢志勇一样,目前在成都街头,每天奔走着78辆洁白的餐厨垃圾收运车,从2.4万个专用收集容器中,“吃”下全部残羹冷炙。

餐厨垃圾“大胃王”每天要吃180吨

昨日下午3点,双流县文星镇,总经理万兵站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的办公楼上,远远俯瞰厂区。厂门口,谢志勇的收运车正在计重;车间里,流水线正在运转……他盘算着,这一天,“大胃口”处理站共吃下了180吨餐厨垃圾,产出价值10万元的花肥。

在处理站里,记者很难闻到垃圾的异味。走进几栋白色厂房,里面干净整洁,几乎看不到工人,只有一排排两三层楼高的机器。万兵说,这里全部是自动化处理,垃圾在密封机器里进行自动分捡、除臭、发酵、分装等全部程序,最后变成像土壤一样松软的有机肥料。

去年9月1日,处理站试运行后,很是过了一段时间“吃不饱”的紧日子。“第一天开业,才送了10多吨潲水过来,还不够设备‘塞牙缝’的!”万兵说,当时,他很担心厂子能否正常运转。当时,成都市要求中心城区的餐厨垃圾纳入统一收运体系,不再允许产生单位将餐厨垃圾交给单位和个人处理。省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食堂、大中型宾馆、饭店等,纳入第一批统一处置范围,运往文星镇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置。但是,由于各大餐馆还没有形成收运常态,长期习惯将潲水卖给一些养殖户甚至非法炼油窝点,统一收运比较困难。

随着城管部门加大力度,收运情况总算慢慢有了起色。“从去年11月起,每天进厂的餐厨垃圾就达到了150吨左右,最近两个月更是创出了每天180吨的新高。厂子现在24小时运转,吃到‘9分饱’,我心里终于踏实了。”万兵说。

现在,老万的处理站每天能产出50吨有机花肥,出厂价就达10万元。

供不应求种植户主动求花肥

离开处理站,记者又赶往距离文星镇大约20多公里的兴隆镇。种草莓的大户廖正德,正是靠着一个秘而不宣的法宝—餐厨花肥,实现了致富梦。

“我从1985年开始种植草莓,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品质、拓展销售渠道。”廖正德说,过去,他种出来的草莓软塌塌的不耐储存,根本没想过出口海外。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餐厨花肥种出的草莓甜度更高、口感更好,从来不愁销路。现在,他一年要买40吨餐厨花肥,种植出有机草莓因此品质更好,售价更高。现在,他家的草莓基地普通品种草莓都40元一斤,柠檬味、巧克力味、奶油味的草莓更高达80元一斤,出口新加坡、销往成都各大超市,草莓供不应求。

和廖正德一样,现在新津的猕猴桃、蒲江的柑橘和茶叶基地纷纷找上门来,中心城区首个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的花肥供不应求。它本身也是土壤调节剂,实现有机碳循环、种养平衡,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支撑起了一条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链。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丹罗琴摄影张磊实习生尹韵雅

对话当事人

二期处理站正在筹备

华西都市报:政府的收运全是免费的,餐馆是否愿意配合?

市城管局基建处负责人:只有通过统一收运,集中处置,才能做到无害化,避免不法分子偷偷做地沟油。用潲水喂猪也有危害,有可能引起口蹄病。在全国第一批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33个试点城市中,成都的工作力度走在前列,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工作组,非常少见。

华西都市报:目前中心城区日产餐厨垃圾约500吨,处理站只有200吨日处理能力,剩余的餐厨垃圾怎么处理?

市城管局基建处负责人:双流的处理站是一期工程,位于龙泉的300吨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筹备,预计明年可以投产。目前,成都的10多个郊县也在考察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未来可能也会实施。

华西都市报:对于非法打捞、使用“地沟油”的人,如何处理?

市城管局基建处负责人:成都已经出台了规定,明确将由公安部门进行处理,严重的会被行政拘留。

延伸阅读

餐厨垃圾处理账本

成都中心城区首个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采用BOT形式建设。万兵所在的公司投资8900万元,自行建成处理站。正式运行后,每处理一吨垃圾,由成都政府补贴80元处置费。按照风险测算,每个月政府至少提供120吨的保底餐厨垃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成都餐厨垃圾每天180吨变成肥料(组图)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