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洛杉矶治霾之战:半世纪走出“霾伏”

更新时间:2014-03-02 08:04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 阅读:907 网友评论0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雾都”洛杉矶发生了著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震惊美国。自那以后,洛杉矶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地方空气质量部门,并在当地建立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并不断出台各种措施 ,洛杉矶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从上世纪40年代洛杉矶雾霾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算起,到上世纪80年代雾霾情况大为好转,洛杉矶治理雾霾前后至少花了几十年。如今这里的人们仍在为消除空气污染做不懈努力,因为洛杉矶市区和几条繁忙的高速公路周边仍是全美空气质量最差的地方。为什么治霾要花半个世纪?

光化学烟雾致死 400多人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人们将“SMOKE”(烟)与“FROG ”(雾)两个英文单词整合衍生出一个全新的英文单词“SMOG”,形容当时洛杉矶空气污染之重度。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导致400 多人死亡。1943年7月26日清晨,当洛杉矶居民从夏梦中醒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慌失措:浓密的烟雾笼罩着城区,三条街区以外的景物模糊不清,空气中弥漫着刺激鼻腔和咽喉的气味,很多人双眼刺痛,泪流不止。很多民众误以为受到了外敌毒气弹袭击。当地政府赶紧辟谣称,这是洛杉矶的大气中生成了有毒物质。

洛杉矶由此踏上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空气治理艰辛之路。

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9月 ,同样的污染在短短两天之内让4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此外还有很多人受到烟雾刺激而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

而且,1959年洛杉矶187天都有人患眼睛过敏症,1960年是198天,1961年是186天,1962年是212天。

寻找雾霾祸首花了十多年

从上世纪40到50年代,生产人工合成橡胶的原料丁二烯的工厂、炼油厂、普通家庭后院焚烧垃圾的炉子等等都是治理的对象,但霾情没有根本好转。加州理工学院的荷兰科学家阿里·哈根斯米特通过分析空气中的成分发现,雾霾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是汽车尾气。

1948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哈根斯米特开始研究烟雾问题,查看那些被烟雾损害、叶子变白或褪色的农作物。他注意到,尽管某些地区已经采取某些烟雾控制措施,却仍能闻到空气中类似漂白液的那种恶臭,眼睛被刺激而流泪。经过实验室研究,他终于从烟雾中找出了“祸首”—臭氧。

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约50千米)中的臭氧固然有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而在地球表面的臭氧会成为城市烟雾中的主要刺激物,能刺激人的眼睛,降低人的肺脏功能,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也能损害庄稼和植物。

1952年,哈根斯米特正式宣布,臭氧是雾霾中的主要成分。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含有臭氧的光化学烟雾。但是石油工业界支持的一些研究人员公开驳斥哈根斯米特的研究成果,使他不得不花费一年半时间投身学术论战。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种研究、论证终于一致确认了他的结论。

尾气改造又花了十几年

洛杉矶人知道了城市雾霾的最大“元凶”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后,治理的主要对象也就转向了汽车。很多城市一提污染就是禁车、限车,但洛杉矶并非如此,原因不仅在于洛杉矶依靠汽车更甚于美国其他地方,而且汽车拉动的不只是汽车工业和石化等产业,还有更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因此,洛杉矶采用的是更为根本的限制车辆排放污染物,因为油气燃烧的污染物才是祸根。

受限于美国的政治体制,政府要想治理雾霾先得推动议会立法,但是各种利益纷争使有关治理雾霾的立法进展缓慢。此外,政府拿不出大量资金支持治霾研究,主要研究工作都是由私营企业支持的研究机构完成的。在实施洛杉矶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中体现了管理者的耐心和锲而不舍。

例如,洛杉矶监察官肯尼思·哈恩就通过穷追汽车制造商促成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创新与控污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虽然从 1954年开始,当时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成立了研究机构,每年投入100万美元开发减少尾气的设备,但是他们需要时间进行车辆升级换代的准备和配套工作,因此加州直到推出 1966年款新车时才被要求必须配备净化尾气的设备。

1966年,当时的加州州长布朗签署法令,规定旧车也必须改造,加装尾气清洁设备,这才拉开了彻底净化汽车尾气的序幕。

与此同时政府敦促石油公司必须在成品油中减少烯烃的含量,这种物质被认为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物质。

社会发展延迟治霾效果

1970年,哈根斯米特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演讲时说:“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在设定目标时过于胆小……不管每辆车减少多少尾气,汽车数量的增长最终会使空气污染回到原来的状况。”

1930年,加州只有600万人口、200万辆机动车。1950年,加州人口增加到1100万,机动车数量达450万。1970年,加州人口达2000万,机动车达1200万辆。除人口和机动车不断增多之外,工厂在增加,生产在扩大。时至今日,洛杉矶人仍清楚地认识到,他们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这场反雾霾之战远未结束。

以空气中臭氧程度来衡量,洛杉矶目前仍是美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与美国环境保护署 2012 年规定的PM2.5的新标准相比,洛杉矶还有一大段距离,不过洛杉矶人有这样的认识:为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空气质量的新标准,我们至少应该像上世纪40年代的市民和官员一样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当时他们第一次决定要做些事儿,来对付那个威胁我们城市 、叫作“雾霾”的可怕东西。

日本

控制尾气,绿化城市

日本在工业化前期,曾经也饱受污染之苦,“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就有4个发生在日本。其中之一为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

德国

100个空气清洁计划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是德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战后德国经济发展迅速,鲁尔区也饱受雾霾之苦。1962年12月,鲁尔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伦敦雾灾的惨痛教训,促使德国人制定应对措施。两年之后,鲁尔区所在的北莱茵州制定了第一个雾霾条例。1974至1977年间,德国各州纷纷出台雾霾管理条例,设立三级预警机制。今天,包括莱茵河流域在内的德国多数地区已实现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

法国

应急和长期双管齐下

法国的蓝天白云常令不少中国游客羡慕不已。但法国卫生监测所发布的公报显示,2004年至2006年,巴黎、马赛和里昂等9 个法国城市空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上限。为改善空气质量,法国采取应急和长期措施双管齐下的办法防治空气污染。法国空气质量监测协会负责监测空气污染物浓度,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每天会在网站上发布当日与次日空气质量指数图,并就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提出建议。

巴西

“死亡谷”变“生命谷”

上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在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巴西奇迹”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化工基地库巴唐市一度变成“死亡之谷”。在此背景下,巴西用整章篇幅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纳入行政、刑事和民事范围,严格执法和惩处。同时,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和协作,推行严格的环保监察制和许可制,拒绝将经济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上。在20多年时间里,当地企业共投入10亿美元用于治污。如今库巴唐已从“死亡之谷”变成“生命之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洛杉矶治霾之战:半世纪走出“霾伏”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