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 贵阳市遇到四大难题
昨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评议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建议贵阳市在科学制定贵阳市机动车发展总量控制规划的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特别是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出行分担率,确立其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难题一:排气污染危害健康
据数据显示,2013年贵阳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91304辆(不含挂车、拖拉机等),比2012年增长18.19%,其中:汽车643309辆,占81.30%。同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这对贵阳大气环境质量带来很大压力,排气污染对市民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市生态文明委主任孙华忠表示,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在城市空气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加上中心城区四面环山,建筑物密度过大,不易扩散,会引起人体多种疾病。
难题二:“黄标车”淘汰难
现有4.4万辆黄标车治理是一大难题。“一方面非营运车辆目前主要以‘政府补贴’形式鼓励淘汰,无法强制报废。”孙华忠说,如果要在2017年底前提前淘汰,按现行标准,需政府补贴1.6亿元。
孙华忠介绍,二是营运车辆尽管有使用年限的限制,但这类车辆的报废年限几乎都在2018年左右。三是公务用车。目前贵阳市黄标车中,约有10%,即4000余辆为省市财政供养车辆,按照《党政机关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最高18万元/辆的标准,要更新这些车辆,约需资金7.2亿元。
难题三:油品拖缓治霾步伐
对于贵阳市来说,油品质量已严重拖缓“治霾”步伐。就柴油车而言,孙华忠谈到,现在国家正在推选标准较高的国IV、国V柴油车。车用柴油目前虽已有国III标准,但贵阳市柴油车大量使用的仍是III标准以下的普通柴油,硫含量甚至高于2000ppm。长期加注此类柴油,不仅会损害发动机,还会继续造成大量颗粒物的排放。
难题四:车检乱象待严管
贵阳市虽已建设完成机动车尾气检测在线监控平台,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的人员力量有限,对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过程和数以万计的检测结果监控、分析和处理能力不足,对检测机构违规操作监管不到位。甚至存在检测机构工作人员与一些中介机构或“车托”相互勾结,弄虚作假,交钱就能通过检测的情况。据悉,3月27日央视曝光了贵阳市机动车车检的乱象。
人大建议: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组提出:建议一:根据大气环境质量、大气环境容量、道路资源、机动车结构等要素,科学制定贵阳市机动车发展总量控制规划,合理控制全市机动车总量,遏制机动车过快增长。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差别化停车等价格杠杆措施,合理增加机动车使用强度。对于“黄标车”,应通过政府补贴、规范拆解、优惠换购、依法查处等手段,全面推动淘汰工作。
建议二: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应整合公交行业资源,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信息系统为手段、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市公交体系,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出行分担率,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