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天津实施“清洁村庄”行动开展坑塘整治工程 废弃坑塘“活”起来

更新时间:2014-05-15 08:57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 阅读:2420 网友评论0

 

静海齐小王村治理后的坑塘成村民休闲好去处。

西青张家窝镇昔日废弃坑塘成农民休闲健身公园。


  北辰青光镇加大力度将韩家墅村及周边垃圾坑清理、填平,使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东丽湖周边坑塘提升改造,完善景观建设。


  西青大柳滩村周边昔日闲置的大坑等通过绿化美化,安装休闲健身设施等,现已成为人们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为落实全市开展“四清一绿”工程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清洁村庄,2013年10月份,本市出台清洁村庄行动方案。其中,坑塘改造是“清洁村庄”的重要内容。方案中提出,按照修复生态、改善环境的要求,加大村庄坑塘整治力度,努力改善村庄水环境。全面清理坑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种植有利于改善水环境的水生植物。两年内重点整治村内坑塘3244个,将坑塘整治成为村庄生态景观的亮点。

据了解,在涉农区县,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坑塘,主要用来储存雨水、农田灌溉。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不少坑塘都废弃了,成了村民倾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臭水坑,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和村内环境。作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集中点,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农村地区如何成功治理这一“死角”,连日来,记者走村串户寻找答案。

变身1

“零元发包” 变村民聚宝盆

据介绍,宝坻全区760多个村庄,几乎每个村庄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坑塘。这些坑塘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立下过汗马功劳。不少老人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碧水清波的坑塘边嬉戏的情景,而如今“碧水清波”不见了,大部分都被废弃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村子都曾对村内的坑塘进行过治理,但村民倾倒垃圾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很多村子陷入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这一状况如何化解?记者在周良庄镇马营村见到了一种“零元发包”的形式,让垃圾坑变成了让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周良庄镇马营村是个只有75户、300人口的小乡村。村主任孙全利告诉记者,马营村内外分布着5个面积在3到8亩不等的坑塘,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盖房取土形成的,时间长了囤积了雨水还有地下水变成了池塘,当时坑里还有野生的鱼虾。然而,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村里搞养殖的也越来越多,一些村民开始习惯往里面倾倒垃圾,天长日久垃圾越积越多,严重影响到村庄的环境卫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多年前村里就对这些垃圾坑进行集中清理,每年清理垃圾的费用就得四五万元钱,坑塘是治理好了,可是村民的生活习惯却很难纠正,慢慢的又变成垃圾坑了。

2012年年底,马营村两委会征得全村人同意后,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在全区率先尝试“零元发包”治理垃圾坑塘。将需要治理的坑塘以免除承包费的形式包给个人,本着谁承包、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由承包人自己出资对坑塘进行集中治理和长期经营管理,并规定如果坑塘治理一年内没有达标,承包合同随即终止,承包人也失去了再次承包的机会。报名投标时,许多村民选择了观望,何景勇、单旭东、孙元3人成了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5个坑塘有2个被承包了出去。

现在,2个垃圾坑塘被治理的如何?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里的一处占地5亩多的坑塘边,眼前这个岸边长满芦苇、水质清澈的鱼塘,让人难以和村民口中那个垃圾满池的臭坑塘联系到一起。

61岁的承包人何景勇正准备给鱼池加氧。他告诉记者,“我家就住在这个坑塘边上,以前一家人没少受垃圾坑蚊蝇臭味的熏,家里都不敢开窗户,去年村广播公布了‘零元发包’垃圾坑塘的消息,我就寻思着,把垃圾坑塘治理好,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而且我从小就爱摸鱼、逮虾,以后改造成鱼塘,还能产生点经济效益。”

于是,何景勇和单旭东合伙签下了家门口这个垃圾坑19年的治理合同,前后花了1.5万元钱对池塘进行垃圾清淤,只用了一周就把坑塘清整成了标准鱼塘。2013年开春又引了活水入塘,他们检测了水质,请来畜牧水产专家,花了2000多元钱买了5种鱼苗,在放苗前按照一定比例撒入盐和消毒药品,确保水质合格,添置了潜水泵、增氧机。

2013年4月份,按照一亩地投放2000尾的计划,鱼苗陆续投放进了水塘。之后,何景勇和单旭东每天都会清理坑塘水面和周边的卫生环境,保证鱼池水面、岸边干净整洁。转眼半年过去了,两个昔日人人躲着走的“害人坑”成了鱼儿嬉戏的美丽鱼塘。

10月份,何景勇、单旭东、孙元3人又主动请战承包治理村里剩下的3个垃圾坑塘,这回又多了3名村民报名。目前,村里5个垃圾坑塘都得到彻底治理,村民可以享受到洁净的村庄环境。

“几天前鱼出坑了,大的草鱼有3斤多重。每亩水面纯收入达到了900元。我俩承包的坑塘将近赚了1万元。”对于这个数字,何景勇很是满意。第一批鱼出坑后不久,按照每亩地2000尾的标准,他们又投放了新鱼苗。“今年中秋就能出鱼,到时估计又有一万元的收入。”何景勇自信满满地说。

“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农户们已经看到了效益,今年他们还打算尝试养殖观赏鱼。这不,再过几天,水产养殖专家就要过来检测水质、给农户做技术指导,观赏鱼的利润很高,一亩水面的纯收入就能达到1万元,如果观赏鱼试养成功,那这坑塘就真成了聚宝盆了。”对于前景,孙全利很是期待。

变身2

疏堵结合 回归蓄水功能

日前,记者在宁河县岳龙镇小闫村看到,造型别致的生态长廊环绕在碧波荡漾的坑塘四周,水面上,开春时种植的荷花、睡莲已经钻出了小小的叶子。不少村民在长廊上散步、休憩。改造后的坑塘俨然成了村里一处亮眼的生态景观。小闫村党支部书记刘俊仕指着坑塘对记者说:“这个坑塘有120亩,以前就是烧砖的取土坑,砖厂搬走以后,全村的生活垃圾都倒在这里,严重影响了村庄环境,尤其到了夏天,不光苍蝇、蚊子多,还臭烘烘的,谁打跟前过都得捂鼻子。”

“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光靠‘堵’,如果光是号召村民别往坑塘倒污水,而没有为村民找到污水倾倒出口,即使坑塘治理好了,也还是会反弹。”宁河县农委副主任高满夫说。

“疏堵结合”是小闫村坑塘治理采取的招法。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市县两级水务部门投入600多万元,在小闫村新建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8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并铺设了4754米的污水排水管网,同时还把周边6个村庄近5000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与污水处理厂进行连接处理,彻底解决了农村日常污水排放问题。“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一级B标准,直接排放在这坑塘里,坑塘里的水不仅能够用作景观水,多余的部分还能够进行农田灌溉。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的脏、乱、差,又解决了土地灌溉,利用了资源。”刘俊仕介绍说。

“这次村里建了污水处理厂,坑塘也改造好了,可是去了村民的心病,现在咱村的环境多美啊,没事的时候我们哥儿几个就到长廊溜达溜达,聊聊天,看看这大水池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村民老张对记者说。

刘俊仕说:“今年种植了30亩地的荷花、睡莲,等明年夏天您再来的时候,池塘上就是绿油油一片了,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在水深的地方养鱼,再种些蒲草什么的,将来把这个水塘打造成一个垂钓园,发展集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

“根据个体情况差异,宁河县坑塘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回填,回填后可建设绿地公园、健身场地等景观建设;二是洗坡,利用挖掘机械进行清脏,实施治理;三是清挖成生态坑塘,周围栽树,达到水清、坑美、周围绿;四是铺设排污管道,再回填;五是参照宝坻区的‘零元发包’的模式,进行坑塘整治。2014年的183个村有需要治理的坑塘490个。目前已治理115个,余下的375个坑塘整治在6月底前完成70%。”宁河县农委副主任高满夫介绍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天津实施“清洁村庄”行动开展坑塘整治工程 废弃坑塘…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