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之路漫漫 环保资本市场的困惑不可避免
百亿“治气”投入带来产业新商机
日前,环保部通报了第四次全国环保产业调查情况。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副巡视员胥树凡表示,未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会更大,目前已经呈现出环保服务产业发展快于环保产品生产发展的趋势。
“环保产业的春天来了。”安徽一家民营环境监理公司的负责人张蔚峰笃定地认为。
张蔚峰做出这一判断,依据已经越来越充分。就在被称为“最有力度的环保法”通过修订后半个多月,中国财政部5月16日下拨了8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中央财政2014年安排了100亿元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余下20亿元将于下半年择机下拨。中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巨大投入,映射在张蔚峰身上就是公司的蓬勃发展。“过去企业对我们很抗拒,认为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是重复的,现在多数企业都认识到环境监理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开始主动上门咨询。”今年以来,张蔚峰明显感觉到企业态度的改变。
当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梦想遭遇“十面霾伏”的现实,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治霾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以期换回碧水蓝天。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对于环保的投入远高于过往,这既是非常大的商机,对于拉动环保人才就业和企业转型升级都大有裨益。
根据环保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调查结果显示,与2004年相比,2011年我国环保相关产业的从业单位增加了104.9%,从业人数增加了100.3%,涨幅都达到一倍。另外两项数据,营业收入增加了572.6%,营业利润增加了605.0%,更是实现了5-6倍的增长。
资本市场的困惑
虽然目前环保产业很“热”,很多地方都声称要将环保产业打造成当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支柱产业,但环保股却跌得很厉害,这种现象如何解释?5月20日,在2014年中国环博会高峰论坛上,主持人、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的这个问题一经抛出,立刻引发嘉宾的热烈讨论。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陈俊华表示,从年初至今,龙头环保股下跌了大约20%,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去年环保股“实在太火爆了”,涨幅大都在50%-100%左右,基金经理人追求落袋为安,将收益变现给环保股造成了很大的抛压;二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国家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支持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大部分人认为政策不明朗,所以造成了市场冷淡的情况。
另外,基金经理们的一大困惑是,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可选的环保股标的太少了,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公司不超过10只,能够报得上名字的公司,香港不超过5只,国内也不超过5只。基金经理们认为研究环保行业性价比不高,要花很大精力研究一个并不很大的公司,而且还存在风险。
海通开元投资公司执行总经理吕晓也表示,环保产业具有类似公用事业的属性,投资周期长,投资量大,回报却较为平稳,这肯定与基金经理的传统投资理念相冲突。而她接触过的大量环保企业,很多具有很好的技术,但是由于领域过于狭窄,推广起来很困难。
对此,陈俊华呼吁,环保企业一定要重视资本市场,无论是资金还是企业知名度方面,资本市场都是环保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持力量。
对于来自资本市场的召唤,环保企业却保持着警惕。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赵笠钧表示,金融业是典型的“锦上添花”的行业,对于企业的融资,他的建议是:“看好自己的股权,不要被投资机构忽悠了。”他认为,一次发40%的股权给投资机构,再想融资就没有空间了。另外,还要管理好自己的应收账款,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普遍较大,基本占到当年收入的50%左右,如果把这一块管理好,债务性融资就能减少一些。
不过,也有环保企业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小清表示,从2010年开始,他们公司相继引进了两笔风投,现在他们正在积极谋求上市、借壳或者并购,通过多种融资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他认为,今后10年对于环保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将是环保产业的黄金十年,如果把握不住,机会就没有了。
GDP占比不足1%
虽然各界一致看好环保产业的未来,但从现状来看,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然有限。
据5月初环保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环保产品生产和环保服务的从业单位约1.3万家,营业收入3700亿元,从业单位的年平均营业收入仅为285万元。环境保护产品和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占同期GDP比重不足1%,还远远不足以被称为经济支柱。
有的领域,企业想进还进不去。以前不久引发关注的杭州垃圾焚烧事件为例,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元珞表示,他们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垃圾焚烧的企业之一,又是杭州的本土企业。早在6年前,就向当地政府表达过希望帮助运营垃圾焚烧项目的意愿,但政府还是希望自己来投资。
还有的领域,由于政府的重视力度不足,目前企业连运营模式都没有找到。以土壤修复为例,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表示,该领域像早期的工业废水治理,没人重视、没人监督,也没有标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去做,因此这一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
文一波表示,目前整个中国的环保板块,其实都不存在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机制问题。需要政府制定标准、加强监督,让法律真正落地,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成长起来。
20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曾在会上表示,环保部近期将出台关于加强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把污染物监测、企业环境监测、设施运营等更多领域交给市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