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贵州石漠化治理:摸着石头寻发展

更新时间:2014-07-08 1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阅读:944 网友评论0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据贵州省林业厅公布的数据,贵州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6%。

石漠化是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遏制石漠化是贵州省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在贵州省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石缝中“绽放”金银花

威宁县海拉乡群山逶迤,沟壑纵横,属威宁县较偏僻和落后的乡镇。这里,长年山风呼啸,寒气逼人,几乎没有高大乔木,灌木丛也很少见,石头与野草伴生。在陡峭的山崖边上,的石头密密麻麻裸露在山头,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全乡石漠化面积就达20万亩,占总面积的59.75%。连绵的“石漠”让海拉乡人民陷入“看山山光、看水水荒”的生态绝境。

为战胜被称为“地球之癌”的石漠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绿色增长”,海拉乡利用石缝里露出的稀少红土壤,在石缝间种植金银花。

海拉乡采取“专家+农户+公司”的模式,达到“防治一片、成功一片、推广一片”,在自然地理条件如此恶劣的石漠化土地上创造了奇迹。

自2012年以来,威宁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在海拉乡实施金银花近7000亩,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发展经济林为石山重织绿衣

贫穷与石漠化似乎成为了贵州石灰岩、岩溶山区相伴相生的魔咒。如何打破恶性循环,遏制石漠化的蔓延成为了政府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贵州提出要向石漠化发起总攻,用三年多的时间全面完成现有1042万亩宜林荒山的绿化,用三年多的时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2008年,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涉及八省区,共100个县,其中贵州省55个石漠化县纳入治理范围。2011年,国家全面启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涉及八省区,其中贵州省78个石漠化县全部纳入国家治理重点县,实现了工程治理全覆盖。

2008-2013年,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国家资金23.02亿元。其中安排林业工程资金10.50亿元,占石漠化工程总投资的45.61%。为贵州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与以往的治理不同的是,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相结合。根据各地情况,选择适应的经济树种,发展名特优新经果林、薪炭林,探索林竹、林药、林果、林草、林菜结合等多种经营模式,形成生态经济产业带,既提高石漠化地区农民经济收入,又调动和保护了农民参与生态重建的积极性。

目前,贵州省已成功总结出岩溶地区半石山生态型用材林、金银花、花椒治理模式等,这些模式和理念在石漠化治理中的推广应用,既恢复了植被,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贵州省林业厅统计,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森林蓄积达3.8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至48%,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让贵州的PM2.5平均值保持在50以下。

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寻求平衡,贵州发展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贵州石漠化治理:摸着石头寻发展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