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产业财富前瞻:同守一片蓝天是最大创富命题,需求原动力
更新时间:2014-07-21 07:33
来源:
作者:
阅读:1141
2014年4月2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八次会议上,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表决通过。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实施,对国内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同时,外部政策的驱动也将带动环保行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对整个行业,尤其是一些细分行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另外,行业内部的变革同样不小,并购事项的兴起,为行业内公司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环保投资仍显不足
经历了去年的疯狂涨势之后,进入2014年,环保行业个股疲态初显。
以年初至6月5日计算,23只环保个股中,只有5只股票区间涨幅为正,分别为先河环保(300137,股吧)、华西能源(002630,股吧)、东江能源、津膜科技(300334,股吧)和南海发展,最高先河环保达到21%。而其余19只环保股票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国电清新(002573,股吧)、城投控股(600649,股吧)、盛运股份(300090,股吧)、龙净环保(600388,股吧)、中电远达(600292,股吧)、万邦达(300055,股吧)跌幅超过20%,另外,还有6只股票的跌幅超过10%。
整体来看,上半年环保板块相对A股溢价也出现大幅下滑,估值溢价有所收窄,以年初为基准,到5月31日收盘,申万环保收于1518.96,跌幅达到15.3%。
从西方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由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最终走向产业市场化,环保产业的驱动因素随发展阶段变化而变化。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环保产业投资主体上形成了以市场投资为主,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辅的多元投资格局。然而我国大部分环保产业投资还完全依赖于政府,依旧处于初期阶段。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环保产业投资明显增加,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总投资8253亿元,占GDP比重为1.6%。
我国环保产业投入目前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主,资本要素投入为主,其他要素投入相对淡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投资仍显不足,发达国家环保投入占GDP2.5%以上,从我国“十二五”期间制定的各项排放标准来计算,环保投资需求依旧巨大。
业内人士介绍,“从过去环保公司成功模式来看,市政府作为环保服务的重要购买方,政府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环保项目大多以BOT、BOO模式为主,对资本要求很大。”
梳理上市公司近几年财务数据,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转换为经营性净现金流的比率不高,23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低于50%,更有6家公司该比率为负值。资本要素投入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大部分上市公司均走了一条以资本驱动为核心的路线。
?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环保行业公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大量增长,行业重资产趋势愈加明显。
另外,近年来,由于政府支付能力的下降,对环保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行业内公司出现存货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激增等现象。
不过,可以预期的是,政府对环保产业的不断重视,年初以来环保新政不断出台。4月份新《环保法》颁布另外基于“大气治理国十条”,后续相继出台《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三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此外,近期出台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细分领域环保进行了明确要求,开启了新的环保市场。一系列政策使得环保的责任、投资更加明确,未来投资领域更加广阔,环保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细分领域机会
目前,环保产业的需求依旧主要来自政府和工业企业,有赖于政府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然而由于国内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与工业企业盈利情况增速整体放缓。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3%和10%,较去年同期下降2.6和1.4个百分点。而同期节能环保的财政支出602.9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6%。
尽管如此,环保产业依旧还有不少深具潜力的子行业,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获得大量的投资。
例如家电拆解行业,我们当前正进入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数据显示,2012年之前的15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家电消费迅速普及,农村每百户“四机一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和电脑)保有量增长尤为明显。
据统计,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从2000年的327.7台增长到546.41台,农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则从2000年的91.45台增长到298.16台。
家电作为耐用电器产品,最长使用年限为16年,平均使用寿命8~10年,考虑到家电二手市场的回用,一般家电的平均使用年限约10~16年,而十年前,正对应我国家电行业的快速成长期。
不过,家电拆解领域存在回收困难的问题,2009年“四机一脑”实际拆解处理量为296万台,占理论报废量的5.7%,回收难在过去一直成为制约正规企业发展的瓶颈。
危废处置处理领域,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处理能力及处理量均不足。
《“十二五”危险废物防治规划》(2010年数据)显示,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危险废物产生量仍将持续增长,2015年将超过6000万吨。但是,目前全国持证单位利用处置能力仅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危险废物产生量的50%左右,且设施负荷率不足40%。全国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危险废物年利用处置能力达2325万吨。全国已有约1500家单位取得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实际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约840万吨,较2006年提高180%。”
膜法水处理领域,由于对出水水质及回用水要求不断提升及技术演进带来膜效率的提升及成本的降低,膜法水处理将得到很大的普及。
《2010年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估计2010年我国膜产品及相关工程市场规模总计约为200亿元人民币,折算膜组件的销售额约为60亿元人民币;“十二五”期间,市政和工业领域膜法水处理的设备市场空间合计约600亿-800亿元,对应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35%。
另外,还有污泥处理、餐厨垃圾、PM2.5等环保领域存在大量的治理缺位,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未来可能会吸引政府或社会资本的大力投资。
并购成主流
近年来,环保行业并购事项逐年增长,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12年涉及环保领域的并购项目不足20例,而2013年则超过80例。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目前高PE,有充分的动力,被并购标的也能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并购同时也能产生协同效益,带来业绩增长。基于这一逻辑,2014年环保产业并购将呈现更为频繁的景象。
实际上,在环保行业并购兴起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分散弱小的现实,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数据统计,在我国主要环保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的市值低于50亿元,市值在200亿元以上的只有5家,去年全年盈利超过10亿元的仅三家,与国际环保巨头丹纳赫、威立雅和苏伊士等规模相去甚远。
就收入而言,截至2009年,全球最大环保企业威立雅集团营业收入为3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14亿元),第二大环保企业苏伊士集团营业收入为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81亿元),而目前我国大型环保企业年营业收入大多在20亿-30亿元。
2012年公布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
另外,环保行业细分子领域众多,技术路径繁杂,行业存在严重的区域垄断及技术路径繁多的特质,并购则是实现突破的捷径,在突破区域瓶颈、实现业务协同、产业链整合、跨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014年6月,东江环保(002672,股吧)公告拟通过现金增资及股权受让的方式取得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60%股,交易总金额3.75亿元。
据介绍,厦门绿洲创建于2000年12月,为福建省内区域性龙头。专业从事废物管理和环境服务的环保专业运营商,主营业务涵盖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臵、医疗废物处臵及废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东江环保借此次收购可快速进入福建市场,实现公司异地扩张,并切入医疗危废领域。
另外,还有一些潜在环保巨头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也将实现更大的发展。
2014年6月,秦岭水泥(600217,股吧)资产重组近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控股股东公告称,拟将持有的秦岭水泥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亿股,以2.7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中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也将变更为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业务。
中再生公司是国内再生资源领军企业。我国已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理论报废量正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年报废量将达到1.6亿台,对秦岭水泥未来发展有很大支撑。
而天立环保(300156,股吧)原董事长王利品因无力偿还债务拟将其持有的天立环保19.79%股份过户给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
神雾集团是一家针对全球化石燃料消耗市场节能和低碳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工业节能减排及资源利用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