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河长制”治水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更新时间:2014-08-31 21:34
来源:
作者:
阅读:1224
所谓“河长制”,就是对管辖范围内的河道逐条明确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负责落实该河道的整治和管理等各项措施,以实现河道水质与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河长制”,就是要破解过去“谁都管又谁都管不了”的“九龙治水”困局,以领导领衔、强化责任、统筹资源、凝聚合力等方面着手,提高治水的统筹协调能力。
自2012年起,海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重点围绕四个维度进行思索实践。
(一)河长怎么配:管理范围全覆盖。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首创“一条河道、一名领导牵头、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管理模式,明确由一名市领导联系一个镇(街道、平台)专职负责督导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4年以来,拓展河长职责,明确各级河长或河长单位的工作重心从河里的点源治理延伸到两岸的面源治理,由单条河流污染的线性治理延伸到河流两侧片区治理,强化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区域联动治水。
(二)河长怎么干:管理职责全方位。实行“包河治水”,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市级河道(河段)河长,总牵头负责该河道的治理,并由一个市级部门担任该河道(河段)的“河长单位”,河道流经地的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河道“副河长”,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各村(社区)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属地镇村级河道河长。大河长带小河长,三级联动治水、问题联找、方案联订、会议联开、治理联手、成效联享、责任联担。
(三)河长怎么做:因河施策全防控。推行“一河一策”,实施“一口一治”,突出“点”的整治,抓好“线”的防控,注重“面”的创建,扎实推进河道两岸15米范围内腾退占地、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等重点工作,开展最优、最差河道评选和示范(标准)河道创建。
(四)河长怎么考:管理监督全过程。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道概况、水质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出台“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市级河道和各属地河道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保证金制度。实行每月水质监测、考核、通报和约谈机制。成立督查组到现场检查、抽查,督促责任单位限时整改、跟上进度。建立全覆盖的村级环保(治水)义务巡防队,每天巡查周边河道,监督属地治水工作。
经过努力,辖区内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从2011年9月始,全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合格”;2013年、2014年1至6月份保持“良好”;今年1至6月份Ⅳ类水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同比下降70.4%。
诚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治水工作任重道远。作为治水工程中的一项工作机制,需要对四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作出切实的深化,使之成为真正的长效机制。
(一)需要建立守土有责的落实机制。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建立“河长制”,实现了治水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切实把河道管理与保护所涉及的区域以及监察、水务集团、水利、城管、交通、环保、治水办等部门(单位)的力量整合起来,协调一致,形成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大格局,以较好地解决相互推诿、扯皮、掣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河道管理与保护的效率和效益。
(二)需要建立层级明确的运作机制。“河长制”建立了市、镇(街道)、村三级治水层次,其核心是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另外,首次将水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列入镇(街道)的目标制考核,明确了水环境治理的详细分目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整治、实现主要河流水质断面改善目标、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等,使各条河道受管理与保护的重视程度和领导层级显著提高。这些,必须在处理纷繁的中心工作中,冷静地予以坚守坚持。
(三)需要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一切工作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责任。通过建立“河长制”,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各级各部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区域的联合治水,都要保持治水常查、严查、随机查的高压态势。通过“河长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要定期开展饮用水源污染、风险源、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等各类安全隐患督查,加强对重点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估工作。
(四)需要建立全民动员的参与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要正确引导企业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已做什么,调动基层环保监督员、群众性环保社团组织的积极性,让公众像保护自己的家人一样保护水体和生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水体和生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水体和生态。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加大环境违法曝光力度和公布违法排污企业“黑名单”,倒逼责任主体限期整改。要重视微博在生态建设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公众参与的“阳光治水”氛围,真正打一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全民战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