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专家:不扭转能源消耗高能效极低 霾消除遥遥无期

更新时间:2015-03-21 23:54 来源:搜狐 作者: 阅读:826 网友评论0

雾霾引起了全民讨论,也引起我们对粗放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启迪全社会为消除雾霾采取措施,打响“治霾攻坚战、持久战”,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推动我国能源革命。

我对公众提出的“减少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逐步开放能源市场”三个“减霾”观点表示赞同。同时,我认为使用可再生能源、推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效也是三个极其重要的减霾核心要领,在此作一补充完善。

第一,减少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极大。据2014年10月20日我国发布的《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报告称,从1980年至今的30余年内,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远高于OECD国家20%左右的平均值。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使用量急剧增加,从2000年的14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35亿吨,12年间增长了2.5倍;到2013年,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已占到了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50.3%,分别是美国和欧盟的4.2倍和6.7倍。根据研究结果,我国煤炭使用对环境PM2.5年均浓度的贡献平均值在56%左右,其中60%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40%是由伴随煤炭使用的重点行业排放。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年,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燃煤占到70.5%,石油占17.6%,天然气占4.0%,呈现出“煤炭一头独重,天然气无足轻重”的特点;而同期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燃煤占27.2%,石油占37.2%,天然气占23.0%,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石油稍重”的格局。对燃煤的严重依赖,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

第二,推行天然气替代煤炭。天然气是一种“准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使实践中天然气难免含有少量杂质,燃烧也未必充分,但产生的污染依然比煤炭和石油制品要轻得多。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应当减轻对煤的依赖,大力推进天然气的利用。相比之下,煤炭和石油的分子结构较复杂,碳含量高,氮、磷等杂质含量也高。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统计数据,使用燃煤发电,每兆瓦时电力产生二氧化硫13磅,氮氧化物6磅;而使用天然气发电,每兆瓦时电力产生二氧化硫0.1磅,氮氧化物1.7磅。在近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微粒物质。为产出10亿英制热量单位的能量,燃煤会带来2744磅的微粒物质,而天然气只会带来7磅的微粒物质,差不多是燃煤污染的1/400。

近年来,对天然气的利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关注。2004年西气东输正式商业运作,天然气市场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当时国内天然气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天然气利用政策》(2007年)应运出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供需矛盾。随着国内资源的大力开发和进口LNG、进口管道气的全面实施,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有所好转。2012年10月,发改委颁布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提出了“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此目标的提出,清晰地表明了国家对天然气发展的鼓励。前不久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中还提出,到 2015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5%。

然而,天然气的推广应用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一方面,天然气管网的建设耗资繁巨,有人甚至指出,全面建立天然气的储运系统和城市天然气配送系统的工程量不亚于重建中国的铁路系统;另一方面,天然气在工业领域替代燃煤和重油,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重大改造。然而,“溃痈之痛,胜于养毒。”燃煤经济的持续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如果考虑到这一成本,燃煤经济在很多地方实际上已经是“非经济(diseconomy)”了。因此,改弦更张,大力推广利用天然气势在必行。

第三,逐步开放中国的石油市场。长期的行政垄断,让“二桶油”以保证石油可靠供应为政治任务,导致其高层对社会效益重视不够。同时,垄断的市场资源,又让他们在改善管理、科技升级等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

无论是国家能源管理者,还是行业本身,都知道,这一点必须靠市场的倒逼机制来完成。可反对放开石油市场的人士则称,中国石油行业已然是“产能过剩”,不宜再放开。还有一种观点是,石油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放开市场会导致价格体系混乱,进而危害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我认为,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今天,具体情况也该具体分析了。“产能过剩”恰恰是政府不断干预微观经济、控制价格、设置门槛的苦果。要消解石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只能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垄断保护的是落后,不完善的市场会严重压抑石油产业链上的各种有利于消除雾霾的积极性。

第四,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能直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是治理雾霾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减少森林过度开采和植被破坏。积极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远期可以替代石化燃料,近期则可以缓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边远和农村地区的用能紧张问题。

目前,我国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还是薄弱环节。中国虽是水力资源大国,但目前的开发率仅为1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开发潜力巨大。核能是发达国家重要的替代能源,目前仅占中国能源结构的1.2%,而日本等国都超过了30%,法国更是高达78%。因此,我国应积极发展核电能源,力争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提高到4%。同时,中国还应大力推动海洋能、氢能、燃料电池、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的开发。

2006年开始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左右,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国内可再生能源装备能力。未来20年,中国应使可再生能源初步形成规模,并为今后更大规模地替代石化燃料奠定基础。

由于新能源产业对政策依赖性强,尚未形成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基础雄厚,但因成本高、规模小、缺乏激励政策而发展滞后。而且,近年来,新能源行业遭遇寒冬,出现了投资者对新能源企业避之不及的现象。但是,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致因噎废食,裹足不前。

第五,呼吁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消费。开展节能环保,节约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消费,也是消除雾霾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能源的替代、新能源的开发非一日之寒,当前还应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节能环保。我国与能源燃烧相关的空气污染使中国40%的国土受到酸雨的威胁,100多个城市雨水的pH值都非常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将分别超过4000万吨和3500万吨。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能源利用率低的国家来说,开展节能环保、提高能源效率是当务之急。要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缓解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降低单位能源消耗。下更大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基础性、前沿性节能技术研发,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石油领域,要把节油环保作为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环保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单位GDP的石油消耗减少,排放量降低。压缩高耗油产业,淘汰高耗能设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节油,抑制无效、低效的石油消费,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第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每消耗1吨标煤的能源仅创造14000元人民币的GDP,而全球平均水平是消耗1吨标煤创造25000元GDP,美国的水平是31000元GDP,日本是50000元GDP。

根据2013年7月发布的《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回顾》,从2009年开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从数据看,我国能源消费无论是总量,还是单位消耗量都居全世界前列,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为今天的雾霾做出了主要“贡献”。

我认为,我国如果不能扭转能源消耗方面“一高一低”的现状(能源消耗高、能效极低),雾霾的消除将遥遥无期。

从国家层面上看,要各方共同努力,落实好这一届政府提出的“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以及“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从企业和社会层面看,就是要在“道”和“术”两个维度入手。“道”就是市场,通过能源体制革命,建立规范的能源市场,用市场的手段,打通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流,自动淘汰掉落后企业,鼓励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企业,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术”就是加强能源技术的应用,将大学的研究与市场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用经济利益作为杠杆,撬动提高能效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向雾霾宣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以彻底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201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承诺“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铁腕治霾;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向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当年财政安排350亿美元的环保资金用于雾霾治理,并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境,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政府所给予的重视、所付诸的努力,世人有目共睹,外媒普遍评价:“中国政府正以越来越严肃的态度来对待环境治理。”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彻底根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推行天然气替代燃煤,还是大力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环保,都不会一帆风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有识之士着眼未来,坚忍力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专家:不扭转能源消耗高能效极低 霾消除遥遥无期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