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我国近海海域污染已鸣警钟 海洋环保立法亟待制定

更新时间:2015-08-11 09:35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阅读:755 网友评论0

      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海洋可再生能源蕴藏、海洋石油资源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海洋污染日益严重,入海流域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石油产品泄漏、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养殖的添加剂对我国近海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鱼类种群的灭绝、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不得不使我们考虑如何有效地治理海洋污染问题。这是一项艰巨又长久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治理污染,推进海洋的健康发展。
  
  据资料,2008年我国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81012平方公里,其中Ⅰ、Ⅱ类海水面积212270平方公里,Ⅲ类为31077平方公里,Ⅳ类、劣Ⅳ类为37665平方公里。按照监测点位计算,全国近岸海域水质Ⅰ、Ⅱ类海水比例为70.4%,比上年上升7.6个百分点;Ⅲ类海水占11.3%,与上年持平;Ⅳ类、劣Ⅳ类海水占18.3%,下降7.1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赤潮300多次,其中1989年发生的一次持续达72天的赤潮,造成经济损失4亿元,仅河北黄骅一地6666.67公顷对虾就减产上万吨。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发生在珠江口和香港海面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大赤潮,给海上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数以亿计。
  
  海洋重要鱼、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黄渤海区部分渔业水域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污染以东海区、渤海及南海近岸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的污染以东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
  
  近日据调查显示,渤海几乎快成“死海”。以及2010年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让海洋环境受到重创,而这些污染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幼虫幼体密度基本与事故前水平持平,但鱼卵仔鱼数量仍未得到恢复;周边海域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仍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核事故放射性污染进一步向深层迁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海洋发生这样的污染?
  
  海洋污染源的形成
  
  造成海洋污染的成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陆源污染,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有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农业养殖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禽畜粪便等;其次是海水养殖、围海造地、海岸工程、深海开发等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另外还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倾倒废物污染;船舶排放污染;海上事故污染;湿地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海洋污染的形成。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资源的供求量相应增加。陆地资源的稀缺性,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应用一些海洋科技去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谋发展却不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众海洋环保意识的淡薄,海洋监察手段落后和执行力不足,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因海洋利用、资源开发导致的海洋污染问题正在日益加重,使海洋遭到严重损害。
  
  以上所述只是表象原因,实际是在海洋保护方面的法律不足,才导致以上所述的现象。我国现有涉海法律17部,行政法规27部,部门规章80多个。但是,我国宪法对海洋却并未提及。近海资源开发、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国际渔业管理等领域的立法严重不足,有些方面甚至处于空白阶段,急需进行填补。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实施对策
  
  制度利益已成为海洋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海洋权益维护必然要求完善的海洋立法。伴随着国家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生态海洋、和谐海洋五位一体的构想,我国需要在海域综合管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立法。
  
  (一)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
  
  (二)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监测水平
  
  (三)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四)推动海洋环保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五)加强海洋污染治理试验区、环境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六)坚持陆海并重、防治并举的海洋环保方针
  
  (七)保证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我国近海海域污染已鸣警钟 海洋环保立法亟待制定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