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浅层地下水八成不达标
新京报讯(记者金煜)水利部在近期公布的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中,公布了去年对一些重点地区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监测情况。调查发现,被监测的地下水中,有八成水质不达标,部分地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不过该调查仅针对浅层地下水,水利部水资源司昨日表示,该数据并不针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所在的深层地下水。
调查
八成被监测水不宜饮用
水利部近期公布的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增添了一项新内容——“地下水水质”。这些数据来自去年水利部在长江、黄河和松辽等流域机构开展的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
监测对象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其易受地表或土壤水污染下渗影响。监测结果显示,被监测的2013眼水井水质不达标的比例达80%。这2013眼水井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监测范围基本涵盖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调查发现,所有2013眼水井中,没有发现水质为I类的水,II至III类水仅418眼,占19.9%(I到III类水被认为是适合饮用的达标的水质)。此外,仅适合于农业和工业用水的IV类水691眼,占32.9%,而不宜饮用的V类水994眼,占47.3%,两者加起来约80%。
调查还发现,主要污染指标中,“三氮”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官方
地下饮用水达标率85%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八成浅层地下水不达标,这个数据并未让他感到意外,而公众也无需为之恐慌。他说,此次被调查的区域本身就是污染比较重、开发利用过度的地区,此外,这次被监测的对象是浅层地下水,而饮用水水源地则在深层地下水,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因此该数据不能代表我国总体的地下水水质情况。
另据新华社报道,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昨日也称,该调查数据并非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因为目前地下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
水利部方面也称,目前正在编制《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4748个城镇饮用水源地中,有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817个,水质达标率为85%。
不过,马军表示,这并不能完全排除受污染浅层地下水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因为在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有人饮用浅层地下水。
专家
“不能边治理边污染”
马军表示,浅层地下水很容易受地表水的影响,因为两者是相通的。“河流湖泊受到污染后下渗就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他说,生产、生活活动,农业、城市排放等都会造成浅层地下水被污染。
对于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是否可能通过土壤渗透、灌溉等影响到粮食作物,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任天志表示,即使浅层地下水被污染了,农户用其浇灌对作物带来的影响,但因为有土壤的过滤,与直接用地表水灌溉相比要“小得多”。
他还表示,对农业系统而言,之前更多关心育种、产量等问题,而现在更多人开始研究水质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问题。
任天志表示,从水利部门的报告看,其是利用现有的水井进行监测,这可能会受到雨季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如果专门做环境观测标准试验的话,今后可能还需要打一些又小又细的特殊井以取样观察。
马军表示,浅层地下水的修复比深层地下水修复容易得多,因为其有一定的补给量,和一定的水体净化能力,不过相比地表水的修复还是要困难很多,但更关键的是,需要先把排放源头控制住,“如果源头还在排放,即使去清理,最后还是会变成边治理,边污染。”
监测对象
2013眼水井
II至III类水(适合饮用)19.9%
V类水(不宜饮用)47.3%
IV类水(适合于农业和工业用水)32.9%
分布地区
18个省份
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盆地以及江汉平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