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气象局暂停霾预报 霾预报标准制定者重申“雾霾”叫法误区

更新时间:2017-01-22 10:29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阅读:3388 网友评论0

两份网传的通知让不少公众以为霾被“被消失”了。  

2017年1月17日晚,来自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和某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的两份通知均提到“气象局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  

2010年6月,《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行业标准开始执行,在2013年1月的长时间全国大范围污染期间,1月28日中央气象台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预警。此后,市民也可以在天气预报和手机短信通知中看到不同等级的霾预警。  

多位国家气象局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了这个网传消息,但气象系统内部的霾预报预警业务还在调整,没有对外正式发布结果。中央气象台网站的“环境气象”一栏还有“霾预报”这项,但点进去显示为乱码。  

这是雾霾笼罩的北京东三环地区的楼群(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欣/图)  

霾并没“被消失”  

霾并非如公众的理解“被消失了”。  

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也转发了网传的通知。他回复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估计这是暂时的,以后雾和霾应该还会正常地进行预报和预警。对于霾的预报和预警,应该只会更重视、更关注。”  

暂停霾预报的只是部分地区。1月18日,一位标签为“气象预报员”的知乎网友说自己并未接到通知,并贴出一个截屏:“中国气象局仅通知了部分省份……未通知的省份继续开展”。上海市气象局的消息也称,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只针对北方九省市,上海暂不涉及。  

气象和环保两个部门都有霾、空气重污染的预警,在多个地区,预警由气象环保两家会商后再发布。在气象局暂停霾预报的地区,环保部门还将继续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公众也依然可以从手机软件上查看身边的实时空气质量。  

19日,据新华社报道,环保部和中国气象局两个单位正在研究信息联合会商和发布的相关事宜。同时,两个单位回应称:每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发生前,环保、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和发布流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信息有时不一致,给公众认知和地方政府应对工作带来困扰。  

如在北京的秋冬季节,市民常会收到“市气象台”发布的“霾预警”或“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的“空气重污染预警”。  

不只是发布单位不同,划分等级也不一样,空气重污染预警有蓝黄橙红四级,霾预警只有黄橙红三级。但在大多数市民感知中,二者似乎一样,都是“雾霾污染预警”。所以当两种预警出现差异,比如一红一橙的时候,市民就懵了。  

暂停霾预警是部门之间的一次统筹协调。以后如何发布霾预警,气象部门也正和环保部门商议细则。  

气象局和霾的这一轮关注让人联想起2016年底的新闻,当时北京市拟将霾写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霾是否为气象灾害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霾列入气象灾害的不只是北京,中国气象局2005年‘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中即有所表述,广东省等地早就列入了。”暨南大学教授吴兑说。在2017年的跨年霾中,1月3日11时,山西省气象局就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霾)Ⅲ级应急响应。  

“争议的根源在于不能用‘霾’指代空气污染,更不能用‘雾霾’指代空气污染。”吴兑强调。吴兑自198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是《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这部与霾预报最相关的气象行业标准的第一完成人。  

雾≠霾≠雾霾  

PM2.5、霾、空气污染、能见度差,这几个概念在很多公众心中是一回事:雾霾。  

吴兑认为,要减少争议,首先需要重新理清这些概念。  

雾是由水滴和冰晶的消光造成的能见度降低现象,这些水滴是平均尺寸在6-10微米左右的大粒子甚至巨粒子,人眼都可以观察到。乡村和湿地容易形成雾,但在城市里,雾很难形成的。一年可能不到1次。即使在湿度如此大的广州,雾也很少见。  

霾是次微米粒子消光导致的低能见度现象。在2010年《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标准之前,对于霾的观测偏描述性,而标准将霾的定义定量化,明确了能见度、颗粒物浓度、消光和湿度等指标。  

雾和霾都会造成能见度降低,但湿度,颗粒物大小和消光原理都不一样。形成霾的颗粒物就小得多,大都是小于1微米的“次微米”,或可称为PM1,大部分是污染物,也包含在PM2.5范围内。  

吴兑强调,雾霾同时出现几率很低。雾和霾不能划等号,更不能合并为“雾霾”,从而“集美好与狰狞于一体”,这是“新时代的指鹿为马”,毁掉了雾原有的仙气和禅意。  

国家气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气象系统内部,雾和霾是要严格分开的。比如2016年1月7日中央气象台的媒体通气会上,专家介绍“雾-霾天气”的ppt中,就有一个小横杠。  

以前的霾是自然现象,后来主要是人为污染造成,为了区别二者,吴兑曾一度建议将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霾叫做“灰霾”,从英文grayhaze翻译而来。  

而对于“雾霾”,他认为在行政、法律中均无此说法,英文中也没有对应的翻译。英文中的专业术语smog来源于smoke和fog,翻译成“烟雾”,比如伦敦烟雾、洛杉矶烟雾事件。  

对此,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建议,应进一步区分尘霾和灰霾。  

2011年秋,PM2.5进入公众视野时,媒体用词还是以“灰霾”为主,之后“雾霾”频繁出现。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标题含有“雾霾”的报道和论文已有8072篇,远大于“灰霾”的1086篇。  

霾≠PM2.5≠空气污染  

雾和霾都是气象术语,空气污染则是环保术语。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以及公众手机软件上的数据,都是基于AQI(空气质量指数),参评的污染物包括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数据来自于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436个监测位点。  

可见,霾和空气污染指数AQI都有PM2.5这个指标,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  

吴兑和多位环保部门人士都提醒南方周末记者,霾关注的是低能见度而空气污染指数AQI关注的是人体健康。  

霾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超细颗粒物PM1,但在空气污染指数AQI中,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2.5、PM10等共6种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硫与臭氧分别是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  

将霾等同于空气污染就会忽视蓝天下的污染,在全国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下降时,臭氧浓度却在上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气象局暂停霾预报 霾预报标准制定者重申“雾霾”叫法…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