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条”周年催出大生意:土壤检测订单多到接不完
摘要:许滢的公司主要从事环境检测业务,去年3月,他们专门成立了土壤、地下水检测的板块,但直到5月都没有接到项目。“土十条”发布后,从7-8月份开始,项目明显增多,直到现在都一直没有断过。
2016年5月31日,历经3年时间起草,5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3次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意见,50易其稿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内简称“土十条”)发布,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0年,“土十条”可以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如今,“土十条”颁布已经快一年了。“土十条”实施效果如何?
5月4日,在第十八届中国环博会上,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许滢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从去年7-8月份开始,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的项目就明显增多,甚至都“做不完”,很多着急的单子只能推掉。为此,他们扩建了实验室,新招了人员,还成立了专门的土壤事业部。
不过,中宜生态土研究院经理姜利国表示,目前各地土壤修复市场还存在着主管部门不统一,资质门槛限制,以及“救火”项目工期短,修复效果不合格等问题。
“周期紧的项目都不敢接”
许滢的公司主要从事环境检测业务,去年3月,他们专门成立了土壤、地下水检测的板块,但直到5月都没有接到项目。“土十条”发布后,从7-8月份开始,项目明显增多,直到现在都一直没有断过。
“实验室里的样品都满了,做不完的单子只好推掉,挺可惜的。”许滢说,“因为土壤检测的工期通常比较紧张,业主都是等着检测结果才能开工,所以普遍希望‘今天送过来样品,明天结果就出来’,但正常检测需要5个工作日,加急也需要3个工作日。”
土壤检测业务的增多,与“土十条”有直接关系。“土十条”明确规定,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
“苏州工业园区里有很多工厂,由于成本上升等原因,这些工厂陆续都搬走了,原址开发房地产,这就需要做土壤调查,这是‘土十条’的硬性规定。”许滢说,“而且现在企业有终身追责制度,即使问题将来暴露也要追究。”
她表示,今年的项目将比去年多很多,光是苏州工业园区就会有30多块地要做调查,光是接这些项目,他们的业务量就饱和了。
“污染土壤不敢埋了”
姜利国也表示,从去年开始,来他们研究院咨询土壤修复技术的企业就明显增多。现在有很多国企跨界进入环保领域,虽然不专业,但胜在资质全,资金实力雄厚,拿下项目后,再去找技术,而姜利国所在的研究院恰恰是提供技术支撑的。
杭州造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向《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表示,“土十条”促进了土壤修复市场的真正释放。以前,很多土壤修复工作都是“拉走找地方一埋就完事了”。“土十条”发布后,企业不敢再埋了,特别是国企。
“土十条”规定,有关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行业自律机制。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带头落实。
此外,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还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年度对各省(区、市)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复源环境(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少萍表示,目前,土壤修复项目主要还集中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如广西、湖南等地,其中以农地、工业、化工类场地居多。
据了解,“土十条”中规定了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的任务。2016年底前,在浙江省台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常德市、广东省韶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和贵州省铜仁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到2020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90%的土壤原位修复都亏钱”
生意虽然好了,但问题仍然不少。例如,主管部门不统一、资质门槛存在限制,以及“救火”项目修复效果不合格等。
“目前,土壤修复工作由哪个部门主管仍然不明确。有的省份,国土牵头,但林业、农业、环保、住建也都进来,这个部门要求做成这样,那个部门又要求做成那样,让人无所适从。”姜利国说,“这还导致企业需要的资质不确定,作为企业,肯定要申请资质,但很难做到环保、国土、农业、住建需要的资质都有。结果就是受限制,到这个省需要环保的资质,但那个省又需要国土的资质。”
此外,地方招投标资质门槛也仍然存在。姜利国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环保产业协会,他们会颁发本地的环保企业名录,项目招投标时就要求竞标企业必须是名录上的企业。
“其实门槛也不高,只要交了钱就能上名录,但等到我们知道项目的消息,再去办这个事就来不及了。”姜利国说,“总的来说,土壤修复的项目很多,但还是一个封闭的市场。”
他表示,现在土壤修复90%的项目都是“救火项目”,“老百姓举报了,不能不弄了”。这样一来,就导致政府很着急,前期土壤调查信息收集不全就急于开工。情况没摸清楚,花多少钱也就不清楚。“可能本来只需要100块钱的事情,结果发了1000块钱的包;也可能是1000块钱的事情,却发了100块钱的包,赔钱不可能干,结果土壤修复企业做到一半就撤了。”
“我们也呼吁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一定要调查清楚,拿出20个工作日甚至3个月时间来摸排,这个做好了,后期所有事情就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了。但是政府意识不到,恨不得3个月就能修复好,搞得我们很被动。”姜利国说。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钱花了,效果却达不到。姜利国说,如果前期勘测清楚了,知道哪个地方是干净的,哪是脏的,资金只需要花到脏的地方就可以了;但如果勘测不清,资金就得分散花,不管干净的、脏的都得当做脏的修复。结果第三方检测时修复效果不达标,还要返工,企业就会和政府扯皮,最后谁都不满意。
“据我了解,现在90%的土壤原位修复都是亏钱的,别看体量大,有的还是上亿元的项目,其实都是亏的。”姜利国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