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2个建筑垃圾倾倒场明年将填满 循环再生卡在哪?
在破碎机的轰鸣声中,建筑垃圾经过粉碎,重新以土、石子、石块的面貌出现在地面上。今天上午,在高新区大汉峪一处工地,记者跟随济南市城管局工作人员看到建筑垃圾“变身”石料、重新上岗的一幕。这是目前我市仅有的几处建筑垃圾利用点之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难以消化。据悉,自2009年起,我市建筑垃圾以每年3000万立方米的速度增加,而处理方式多为回填掩埋等单一模式。今年以来,拆违拆临力度加大,建筑垃圾更是猛增,而当前我市12个建筑垃圾倾倒场面临即将被“喂饱”的严峻形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迫在眉睫。但受制于政策、市场等因素,我市建筑垃圾利用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很神奇——
吃进建筑垃圾吐出再生骨料
上午9点,在大汉峪片区绿城置业B8地块,山东明冉公司的一台大型移动破碎设备很是壮观。挖掘机将建筑垃圾挖出并放入移动式破碎机,先打碎,再分筛,筛分出来的骨料根据粒径大小通过四个传送带就落到了地上,骨料粒径有的不过5mm,有的达到100mm,几分钟内,大型建筑垃圾就成了细小颗粒。
“再生骨料可直接填充楼槽与市政道路,也可通过深加工成为砖块、混凝土或者干混砂浆,被重新运用到建设当中去,能够实现建筑垃圾100%的资源化再利用。”山东明冉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于舰介绍,“由于再生砖石骨料质轻、吸水率高,特别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价格也比传统产品市场价低20%左右。”
据介绍,山东明冉是我市仅有的几家进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公司之一。2013年他们斥资900余万元从比利时购进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又购买了铲车、雾炮车等配套设备,总计投资1000余万元。
“目前,公司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主要在‘入口’与‘出口’方面存在问题。‘入口’即集中收运建筑垃圾、搭建厂房的场地不好找;‘出口’即建筑垃圾生产的产品销售渠道不明确,对我们而言还缺少一定的政策扶持。”于舰说。
很严峻——
12个建筑垃圾倾倒场明年将填满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我市建筑垃圾每年产生量约为3000万立方米,一部分用于回填工地与绿化,超过1/3的建筑垃圾被运往倾倒厂进行填埋。由于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和空气,而且影响市容,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目前我市周边分布着12个建筑垃圾倾倒场,如果不建设新的倾倒场,按现在的填埋速度,将于明年填满;如果建设新的倾倒场,需要到距离市区更远的地方。一方面,市区周边都在发展,找大型倾倒场存在很大难度。另一方面,运送成本会相应提高,渣土运输单位压力变大,积极性会降低。”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这种小型的建筑垃圾利用方式成为突破口之一。
很尴尬——
建筑垃圾循环再生还需“众人拾柴”
虽然这种机器能够解决一部分建筑垃圾利用问题,但是因为缺少政策扶持、缺失执行标准,他们发展起来也比较粗放,面临不少难题。“尴尬的是,目前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还不完善,这种小型企业发展比较困难,甚至连主管单位都没有。”市城管局渣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尝试扶持这个行业,在逐步规范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能够减少末端大量压力。”
当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如果能够在现有的倾倒场建设处理流水线,一头消化垃圾,一头产生产品对外销售,不仅可以延缓倾倒场被填满的时间,还可以产生一部分效益。”该负责人称,“但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很多部门共同配合、互相支持,才能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