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莱州破解生猪养殖粪污处理难题

更新时间:2018-07-23 09:4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26697 网友评论0

山东省莱州市在全省率先引进并推广应用生物酶薄床生态环保养殖技术,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开辟了一条投资省、见效快的绿色生态新途径。  

生物酶薄床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即在养猪圈舍内利用生物酶与15~20厘米左右厚度的垫料建造发酵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使猪的排泄物与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促使生猪粪便得到充分分解转化。采取该模式,投放一次垫料可以养殖6批次生猪不用更换。具有“五省”“四提”“三无”“两增”“一少”“零排放”等特点。  

“五省”:即省工、省水、省电、省药、省料。生猪粪尿直接在垫料中分解,不需要人工或机械清除粪尿、不需要用水冲洗畜舍,省工量达60%,省水量达90%,省电量达80%。新的养殖方法,改善了猪舍环境,降低了生猪患病风险,省药量达80%。垫床添加了活力酶饲料,能够让生猪更加有效吸收,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省料量达30%。  

“四提”:即提高猪肉品质、提高牲畜免疫抵抗力、提前10~15天出栏、提高肉料比。添加活力酶饲料可以提高断奶小猪采食量,提高蛋白质消化率和有机物消化率,出栏时间大幅提前。同时,活力酶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形成,提高小猪免疫力,降低腹泻发生率。对生物复合酶猪肉进行检测发现,猪肉中砷、汞、铜、铅等重要指标均远远低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标准限值,猪肉质量大幅提升。  

“三无”:即无臭味、无蝇蛆、无环境污染。垫床由55%的稻壳、45%的锯末组成,每平方米垫床添加180克活力酶。粪便在垫床中自然降解,减少圈舍内有害气体,猪圈无臭味,能够很好地解决养殖场内空气污染问题。  

“两增”:即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生态效益。生物复合酶添加养殖技术可提高肉类产品质量,生产的猪肉口感醇香,高于市场价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通过活力酶自然降解发酵的垫料本身就是优质有机肥,可直接用于还田或出售给有需要的农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生态效益。  

“一少”:即减少药物、激素残留。活力酶的生物降解作用是降解抗生素、激素、饲料农残、重金属等重要途径,被降解的抗生素、重金属等最终转化为没有生物毒性的无机或有机小分子,经畜禽消化系统吸收或排出体外,达到畜禽体内药物零残留。  

“零排放”:即生猪排泄物全部在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  

2017年底,莱州市在金莱食品公司猪场、虎头崖镇前趴埠猪场开展了试点,部分小型养殖户生猪已出栏,取得良好效益。虎头崖镇后趴埠村李慧芳养猪场,有存栏母猪33头,年出栏肥猪500头左右。2017年12月,该场投资2.3万元(圈舍改造1万元,生物酶和垫料1.3万元),采用生物酶薄床生态养殖技术对150平方米猪舍进行了改造,今年4月出栏肥猪76头。李慧芳介绍说,应用生物酶薄床养殖技术前,生猪粪污清理需要雇佣临时用工,一年费用近2万元,养殖用药费用1万元以上,改造后不仅节省了以上3万元费用,由于生猪生长健康,育肥期明显缩短,比改造前提前出栏10~15天,同时节约饲养成本3000元左右。总体算下来,改造150平方米投入2.3万元,饲养生猪年可节约3.5万元左右,两年不用更换垫料,两年下来可以节省近7万元。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莱州市举办了生物酶薄床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培训班,对全市200多名生猪规模养殖户进行了技术培训,将在全市面上铺开。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市推广生物酶薄床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将达到20000平方米以上,减少畜禽养殖粪污排放5.5万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莱州破解生猪养殖粪污处理难题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