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奥迪车后患白血病?奥迪回应:检测证明车内空气没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生态修复作出重要部署,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湖泊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源头上掐断污染源
近年来,全国很多湖泊周边的城市工业农业发展迅速,污染物排放量增多,尤其是流域的生态破坏问题普遍,使得湖泊的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压倒性的政治任务,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全国两会云南省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阮成发用这句话开头谈起洱海保护。
为了让洱海恢复清澈,让这颗高原“明珠”重现光芒,云南省作出了很多努力。阮成发介绍说,云南省大力推进环湖截污治污,初步建成覆盖全流域、遍及城乡的雨水分流收集处理系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已经到了每家每户,管网达3000多公里,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同时,大力治理面源污染,在流域内禁止使用含氮磷化物、高毒高残留农药,压减大蒜种植10万多亩,关停和搬迁了4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缓解面源污染。大力推进治理项目的建设。“十三五”规划治理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62.4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81%,是“十二五”的5.8倍,初步筑牢了洱海保护治理的基础。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保护治理。
“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主动参与洱海保护治理,配合完成生态搬迁1806户,关停不符合排污标准的餐饮客栈2498家。”阮成发说,保护好洱海已经成为大理市广大群众的共同意愿。
下好生态治理“一盘棋”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盘棋”,用系统治理的思路治湖。
“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沙漠,构成统一多样的生态系统,也构成一幅祖国北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阔画卷。”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说,“我们要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一盘棋”的治湖思路。2017年底,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47亿元,以矿山地质环境、水环境、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洪涝及地质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打破界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进行整体规划、连片实施。
相比过去单纯治山治水,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带来了更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2017年5月,为保护华蓥山天池湖,华蓥市相继关闭了湖泊周边30多家大小纸厂、洗选煤厂、煤窑及石灰窑等污染企业,并实施“洁净水”行动和“河(湖)长制”,天池湖不仅上空的天变蓝了,周边的山变绿了,自身的水变清了,而且还成为华蓥市约20万多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地处黄河源头、被誉为“千湖之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曾经分布了大小4000多个湖泊。上世纪末有一半多濒临干涸。如今,这一片区域的湖泊数量已经恢复到近20年来数量最多、水量最丰沛的状态。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先行试点区域,县域内78.01%的国土面积被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果洛州高质量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和二期规划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全国人大代表、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白加扎西说:“这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坚持不懈实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结果。”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老百姓的愿望,让长江不仅有干净的水,还要有花有草,鱼翔浅底,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说,当前,治理湖泊要先截污、拆除围网、治理面源污染,促使水质好转。但这只是湖泊治理的第一步,恢复良性生态系统是第二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迈出第二步,才能让湖泊形成自我净化能力。
“现有的执行标准着重于水质监测。”徐旭东认为,水质只是自然水体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仅靠水质来评价湖泊、河流的生态环境是不够的。建议进一步制定内陆水体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种技术手段,确定易监测、可考核的核心指标。大力发展和推广水生态修复技术,不仅要让水体生态可评价,还要让生态修复可实现。
跳出湖泊保护湖泊
尽管洱海等湖泊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阮成发却并未放松下来:“洱海水质初步改善,但是稳定向好的拐点没有出现。”他告诫说,对已有的成绩不可高估,更不能沾沾自喜,洱海保护治理任重道远。
怎样才能让湖泊真正重现鱼翔浅底的美景?相关专家一语道破关键:“生产生活活动、种植不能直接跑到水边、岸边,一定要给湖泊和河流留出一定的生态缓冲带。河湖水面上的生产活动不能以破坏生态的代价来进行,这就是转型发展。”
“跳出洱海治洱海,跳出湖泊治湖泊。”云南省将洱海治理当作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契机。
整治污染企业——原先洱海周边有年产500万吨的3个水泥厂,今年底全面完成搬迁;洱海流域57座非煤矿山已经全部关闭拆除另行选址建设。
转换产业结构——在洱海流域内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先进装备制造、高原特色农特产品加工、清洁载能产业等现代产业。
重划区域布局——2018年5月,大理划定了洱海保护蓝线、绿线、红线,目前,紧临洱海边的1806户7270人已经全部完成生态拆迁,拆除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
为了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人间,阮成发下定了3个决心:下决心走出一条跳出洱海发展大理的新路子,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下决心扩大洱海核心保护区范围,给洱海留出足够的生态环境空间;下决心转型发展,全力推动洱海流域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革命性的转变。
2019年,云南省将继续打好洱海保护治理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八大攻坚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