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垃圾分类”专家谈

更新时间:2020-01-03 10:06 来源:兰州日报社 作者: 阅读:6096 网友评论0

兰州作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兰州市坚持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有机结合,按照“基础设施与思想意识同步推进、市民自觉与政府强制同步实施、购买服务与自主开展同步尝试”三同步工作法和“完善机构、试点探索,全面推广、整体推进,巩固成果、实现目标”三年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垃圾怎么分?为什么要分?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带着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正视成绩直面问题坚决打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

——兰州市城管委主任 唐伟尧

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最初环节,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确定包括兰州市在内的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求到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进入焚烧和填埋之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计达到35%以上。日前,就兰州垃圾分类方面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兰州市城管委主任唐伟尧。

紧盯短板打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

据唐伟尧介绍,兰州市严格落实住建部、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有关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工作方案,紧盯工作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过近两年来不懈的努力,制定出台《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编辑出版《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1-3年级版)》垃圾分类专业教材,形成了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联动,市、区两级各部门协同,全市一盘棋、各方合力抓的推进机制,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1%。

在分类投放方面,居民知晓率达到80%以上,全市已有63.61%(71.02万户)居民家庭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在分类收集方面,全市所有党政机关、97.82%(674所)中小学校、41家医疗机构、27家A级旅游景区、47家星级酒店、843家社会组织以及266个社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配置了分类投放设施。

在分类运输方面,全市共配备生活垃圾收运车辆1248辆,其中:可回收物收运车27辆,有害垃圾收运车19辆,厨余垃圾收运车141辆,其它垃圾收运车1061辆,完成了全部车辆的标识喷绘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市所有已分类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的分类收运,厨余垃圾收运量由2017年的300吨/日提升至682吨,其他垃圾由2017年的日收运量2200余吨下降至2100余吨。

在分类处理方面,全市已建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危废处理中心和综合性垃圾分类运营中心各1座,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初步形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唐伟尧说,虽然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市民认知、政策支撑、依法推进、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020年是生活垃圾分类住建部达标验收年,是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收官之年,我市需紧盯短板弱项,全民动员、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持续发力,努力实现既定目标,打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

加大宣传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培养居民环保意识和分类自觉,提升居民家庭源头分类减量,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初衷和推进难点,也是实现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的基础。

采取传统手段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点位、楼宇梯视、户外显示屏、工地围挡、公交车身、地铁站点、道路指示牌、公交候车亭等宣传阵地作用,善于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开展“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进军营”八进宣传和入户讲解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积极开展巾帼卫士、青年行动等活动,结合创文、创卫等工作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活动,提高广大民众的文明素养、环保意识和行动自觉,提升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实施上门回收、积分兑换、礼品置换等激励手段,开展时尚达人、每周一星、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等评选活动,激励居民自觉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通过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公示榜、红黑榜、时尚榜,开展周公示、月评比和台账记录、投放溯源,培养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唐伟尧说,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支持,各级政府持续发力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夯实基础推进垃圾分类系统建设

唐伟尧说,加快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体系建设,既是住建部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示要求,也是最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目标的重要手段,每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制约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推进。

持续推进以街道为单元的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建设,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设备,改旧立新,优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站点布局,探索通过对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点、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可回收物和各类其他垃圾分类收集、计量、中转等功能;规划先行,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采用定时分类收集方式,逐步减少固定垃圾桶,推广垃圾不落地模式。加快中铺子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末端处理的难题。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管理平台,对接再生资源回收、危废收运处理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网络,实行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程量化管理。加快对现有回收站点的提升改造,加大“两网融合”覆盖范围;积极推进“互联网+回收”和“垃圾智慧分类”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回收数字平台,努力实现再生资源量化管理;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再生资源区域分拣打包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问题的发生;逐步拓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功能,提高收运服务水平,实现可回收物从收集、运输到末端处理加工全链条全体系科学管理,着力打造以城乡回收站点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的新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加强对厨余垃圾的源头管理,积极推行净菜上市,推动半成品销售,减少果蔬垃圾产生量;督导餐饮企业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督导餐饮服务和配送企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督导旅馆经营单位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落实“限塑令”,减少塑料袋使用量。积极探索和推行计量收费或超量收费,将生活垃圾排放量与收费额挂钩,引导群众自觉改变生活习惯和垃圾排放行为。制定相关标准,将不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的个人和企业相关信息纳入信用共享平台,督促企业和市民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

改善环境,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所长 翟丹云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有享誉全球的“兰州牛肉拉面”,更是炎炎夏日的避暑之地,政府要将兰州市建成“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需要在环境治理与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加大努力。兰州市作为国家要求46个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实施垃圾分类是每个居民为国分忧,爱护资源,造福子孙,培育绿色环保理念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日前,就垃圾分类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所长翟丹云。

还有些问题在哪里?

在记者问及对兰州市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上有何看法时,翟丹云说,兰州市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上也是做了大量工作努力的,按照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的要求,2018年5月底前各单位按规定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标准桶。年底前各单位实现100%生活垃圾分类,到2019年基本实现全系统全区域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是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收运处置单位,是《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主要实施者,目前已建成城关区红山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该公司推出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收购可回收物。居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兰州爱回收’进行预约收购,也可拨打服务热线965955交售家中的可回收物。兰州还确定了35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但有些小区的分类回收垃圾桶,扔错的人还是很多。

翟丹云说:“我们办公室已实施分类大约一年,除了这四个桶,还有电池等有害垃圾都作了专门收储,开始有不少扔错的,错了需要连续打扫一周卫生,现在好了。”然而我们依旧随处可见以下现象,我个人认为这影响兰州市垃圾分类回收进度。“一是对于有分类垃圾回收箱的小区,居民仍旧不按桶上标识回收垃圾,有的是没有概念随便扔;有的说,因为看见垃圾回收车把所有垃圾全都扔到一个车上,我们自己分类没用!二是对于没有分类垃圾回收箱的小区或办公室,有分类意识的,不知道该放到哪个垃圾箱,没有分类意识的顺手哪个箱都有可能扔,结果,还是混合在一起!三是餐厅服务员在收餐盘时,会将洁净的塑料垃圾、筷子、餐厨垃圾全扔进桶里。四是居民会将塑料牛奶袋、酸奶盒、手纸、冰棍把子等,扔进餐厨垃圾袋中。五是办公室职工会将塑料快餐盒、一次性筷子、加上剩余的饭菜全扔进一个垃圾袋中。”

翟丹云归纳原因认为,一是大多数居民仍不知道准确的分类方法;二是垃圾收运企业因为没法将已混合的垃圾分类,只好全都装在一个车里,已有分类意识的居民看见后对垃圾分类没有信心;三是无违法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在记者谈及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时,翟丹云说,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对待这些垃圾,我们的处理过程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废弃的荧光灯管灯泡投放时要打包固定,防止灯管灯泡破损以致有害的汞蒸气挥发到环境中。比如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二次电池(俗称充电电池,包括镍镉、镍氢、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就不得随意丢弃,要投放到有害垃圾桶中。第二类是易腐垃圾,包括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易腐垃圾水分多,易腐烂变质,散发臭气。既影响周边环境,也容易在垃圾收运过程中出现污水滴漏问题,所以易腐垃圾投放时要沥干水分,投放到专用的垃圾袋中,扎紧袋口。易腐垃圾桶应盖好盖,以免污染周围环境。第三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总之,垃圾分类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垃圾分类能有效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

实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势在必行

在记者问及对兰州的生活垃圾有何建议时,翟丹云告诉记者,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垃圾分类手册,由社区、各单位分发至每一位居民手里。对游客,由各宾馆、饭店负责对客户讲解入驻须知。各电梯内有视频播放器的,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其次是垃圾收运企业,一定要分日期分类收贮垃圾,不要让居民看到自己的分类是无用功。

再次是小区物业是小区垃圾分类的第一监管人,有权力对扔错垃圾者进行教育与合理处罚,例如扔错第1次教育提醒、第2次罚款20元、态度不好50元罚款、拒不执行100元罚款,录入失信平台等措施。如果物业做的不到位,垃圾收运企业可以投诉小区物业,小区物业接受处罚。如果垃圾收运企业没有做好,任何居民都有权在政府公共平台上投诉并获得奖励,垃圾收运企业则应接受必要的处罚。奖罚分明,要有力度、明细、可操作,才能真正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

翟丹云说,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经超出现行垃圾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实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势在必行。经验表明,在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中,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必不可少,而强制性的环境教育制度同样不可或缺。无论在法理还是在逻辑上,后者都是前者的基础。两者可并称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任督二脉”。需要指出的是,要保证每个公民接受环境教育,只靠政府部门的宣传是不够的。环境教育的推行必须依靠系统的、强制性的、可执行的环境教育制度。建议我国在试点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同时,应借鉴日本的做法,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教育体系,出台系统的环境教育法律,明确违反垃圾分类制度的不利后果,促使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真正落地。

垃圾分类是件“小事”也是“大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 刘建国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垃圾,一直困扰着相关部门。16年前,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从此,垃圾分类的概念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兰州作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为了摆脱城市生活垃圾的困扰,兰州市逐步尝试、并推广“垃圾不落地”模式,通过主动寻找垃圾源头、脏源点和污染物的创新举措,不仅转变了职能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观念,更将垃圾收集从街面延伸到了居民院落。

据记者了解,对于垃圾分类好不好,《生命时报》曾为此发起千人网络调查发现,约99%受访者支持垃圾分类,但由于分类知识欠缺,分类情况很不理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则表示,当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打通上下游关口,才能真正从意识转化为行为,落实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一箭三雕”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关系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从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再到在北京考察时,鼓励老街坊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说,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垃圾分类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保护环境。据刘建国介绍,目前垃圾后端处理主要靠焚烧和填埋,但是焚烧会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填埋又侵占耕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再加上一些有害垃圾若没被分类出来,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等就会进入大气、土壤,甚至是水源中,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存。此外,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垃圾也在与日俱增。以上海为例,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垃圾,两周的垃圾就能堆出金茂大厦(高度420.5米,约20万平方米)那么高。只有形成“分类-回收-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在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同时,保证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一招。

垃圾分类还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刘建国表示,数据显示,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柴油;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变成1吨高质量的铝块,相当于少采20吨铝矿;回收1500吨废纸,可少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住建部和发改委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后,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刘建国表示,近两年,28个城市先后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公民关注度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让分类后的垃圾“各得其所”

在谈及垃圾分类之后会如何进行处理时,刘建国说,居民应该要了解垃圾分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分类以后的处置阶段,有害垃圾会进入城市或者区域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回收物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系统,比如废纸可能进入造纸厂,再把它做成纸浆,我国造纸行业原料百分之七八十来自回收的废纸。有的可回收物附加值可能比较低,没有人回收,市场的机制失灵了,这就需要政府在当中要通盘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评估进入垃圾处理系统或进入回收利用渠道,哪个成本更合算。比如玻璃瓶、大件家具等,这些垃圾可能需要提供一定的政府补贴,然后才能进入到回收利用的渠道当中。干湿垃圾并不是以含水率高还是含水率低来区分,而是以能不能生物降解来划分的。湿垃圾进入到生物处理的设施当中,过去最常规的是耗氧的发酵,转化成肥料,回到土地当中去,能够替代一部分的化肥。

刘建国说,另一种是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降解的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沼气,在一些地方可以作为能源使用。厌氧发酵以后,还产生大量的沼渣,沼液,还需要进一步去利用,最终希望它真正能回到土地当中去,这才是把它分出来的真实目的。其他剩下的就是干垃圾或者其他垃圾,最理想的就是进入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之后剩下一点惰性的、稳定的残渣,炉渣具备一定的利用价值,用于一些低端的建材;烟气净化以后飞灰是危险废物,必须要得到安全的处置,但是它的量已经非常小。所以比较理想的一个分类处理系统,就是要让各类垃圾各得其所。

垃圾分类以习惯养成为目标

刘建国认为,以垃圾分类为载体,以习惯养成为目标,提升个人文明水平垃圾分类是个人人文明的培养基。个人文明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具体的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也需要人人尽责。对个人而言,不管有多么高远宏大的环保理念,都可以从举手之劳的垃圾分类开始践行。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如果连垃圾分类这点小事都不肯做或做不到,空谈环保理念、抱怨环境污染又有什么意义呢;反之,如果连垃圾分类这种琐事都能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做好,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呢?提升公民素养和个人文明离不开教育。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垃圾分类就是居民履行环境责任、践行环保理念、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载体,本身就是公民教育、法治教育、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

他说,当前,我国部分垃圾分类先行城市已经基本具备了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前端居民分类投放参与率低、准确性差已经成为制约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发挥效益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居民切实履行源头分类投放责任,进而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个人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一切脱离居民的源头分类投放责任来推动垃圾分类的行为,只能是“为分类而分类”、“假装在分类”,都有悖于垃圾分类的“初心”,实际上不可能持续。只有真正将居民的源头分类投放责任落到实处,让更多居民在亲力亲为参与垃圾分类中,将分类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居民的文明水平,才能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刘建国认为,生态文明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能仅靠政府谋划、企业制造,更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和不懈努力。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一种先进理念和高级模式,有利于提升垃圾处理系统效能与二次污染控制水平,有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垃圾分类可以促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的逐步完善,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厉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将垃圾处理的重心前移,扭转目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局面,在生产过程和消费环节减少垃圾产生。居民通过持续参与垃圾分类,在“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等管理措施带来的相对的不便利中,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得到不断强化,引导其养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习惯,在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真正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将这种“素养”转化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的自觉行动,垃圾分类的才能由“盆景”变成“园林”,进而汇成“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带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垃圾分类”专家谈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