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水专项引领—构建河网水体品质和水生态修复样板

更新时间:2021-03-04 09: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2149 网友评论0


全面步入环境治理转型期的苏州市,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水专项“河道水环境品质提升与水生态健康维系技术及示范” 课题组成了以清华大学为承担单位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攻关团队,开展城市区域径流多维立体控制、河道水体快速净化、河网水动力优化与活水调控以及河流水生态构建与健康维系技术研究,构建了多个“苏式样板”工程体系,为苏州市水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类似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苏式海绵样板,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路面都换成了透水铺装,并建设了一系列海绵设施,提高场地对雨水的“蓄、滞”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仅以独立的项目很难实现建设目标,往往需要住建、资规、园林、水务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同时,这又是一项长期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项目建成后还需定期对海绵设施进行运营维护,避免雨水篦子、溢流口、排水盲管等部件堵塞,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斜河浜和陆家庄河道海绵改造项目便是如此,项目采用源头措施为主,兼顾过程和末端的控制,在河道清淤和畅流工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生物滞留池、生态树池、绿化修复等海绵措施,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恢复生态,同时,首次在苏州市尝试使用“管道防沉积装置—雨水调节池—弹性滤池”的管网末端净化系统,减少初期径流及混接污水入河,大大提高了河道水质。

2016年苏州市入选首批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苏州市面临着水位落差小、水体流动性差的自然缺陷,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让问题更加凸显。苏州市住建局主管的海绵城市建设,则让问题迎刃而解。2020年,姑苏城在雨季中安然无恙,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缓解入河径流污染,海绵建设在其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课题研发的区域径流多维立体控制技术为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除了在5.58平方公里的平江新城进行了工程示范外,也应用在金阊新城、高新区、吴江区、工业园区等的海绵改造中,构建了一套“全域全程全覆盖”的管控体系,打造了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州样板”,并成功推广至上海市临港等地。

位于平江新城的新天地家园北区是动迁安置小区,小区内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隔几十厘米就有一个开孔的马路牙子、下沉式绿地、生态停车位等海绵设施,不仅增强了截流、蓄滞、净化雨水能力,也让它成为海绵景观小区。“过去我们担心的道路积水、停车位紧张等问题,现在都不是问题。”谈及改造后小区的变化,居民纷纷点赞。

片区内的水岸家园小区两面临河,通过立管断接、侧石开孔引流雨水、预制拼装透水基块、绿地下沉等方式,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减少小区雨水外排量,缓解下游河道压力。这样不仅美化了小区居住环境,更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雨水系统,可谓是苏州市的“海绵城市发展样本”。

“我们需要把空间还给水,应该把水当做宝贵的资源,而非敌人。”在苏州草桥中学的操场,绿茵场地下全部铺上透水混凝土,一旦遭遇特殊天气,雨水就会透过操场流至管道,最终被收集到绿色的蓄水装置中,雨水不但没有成为积水,还得到了重新利用,收集后的雨水可以进行绿化浇灌。此前,学校的活动场地和道路均为石材、沥青路面,遇到暴雨时,操场排水不畅、积水严重,而改造之后,所

智慧水务样板,实现平原河网精准调度

苏州市城区闸泵工程众多、水系复杂,闸泵联合调度难度大,缺乏智能化、精准化的调度管理决策平台,人工调度响应时间一般为20分钟以上,水力调度精度也难以保证,经常导致流速忽高忽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环境改善效果也不稳定。

课题组研发的河网水动力—水质联控联调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集成传感器、计算机测控、自动化控制、视频监控、现代通信、数学模型、GIS、大数据分析、云平台等先进技术,构建了苏州城区活水联控联调智慧管理平台(覆盖中心城区100.8平方公里的总长200多公里的河网),实现全智能化一键精准调度,水位调控精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水动力调度响应时间提高至5分钟以内,破解了城市河网水环境精准提升的国际难题,助力苏州市城区水环境品质稳步提升。

课题形成了“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为核心的“智水苏州”智慧水利水务样板,大大提升了苏州市城区防汛、排涝、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这项成果还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水环境提升联控联调系统、常州市防洪与水环境联合调度电子沙盘等形式,有效助力了常州、上海等地区的水环境管理工作。

清水样板,助力苏城河网品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

从2013年“自流活水”工程实施以来,城区河道水体流动的问题得到改善,水质总体由原来的Ⅴ类~劣Ⅴ类水稳定提升至Ⅳ类,但水体感官水平低,河道水生生物生境差,生态系统功能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此,课题组开展了攻关研究。依托苏州市中心区清水工程,采用5万吨/天的磁分离旁位净化设备,快速提升平江河水系水体感官,水体透明度可高达1.2米以上,甚至清澈见底。

与此同时,应用基于膜分离的水体悬浮物快速去除技术,实施了平江历史片区生态净水项目,采用建筑面约为7000平方米的全地下式厂房布置,设施处理能力5万吨/天,设施出水进入古城区,在确保平江河水系水质的同时,逐步改善古城区河网水环境。

再结合平江河水系内5.4万平方米的基于生境营造的水生态修复示范区,重塑完整的河道生态系统,让水清河畅碧波再现。

“苏式海绵”“智水苏州”“清水样板”相辅相成,形成了“水动力—水质—水生态”一体化、“源头减排—过程优化—末端控制”全方位的水体品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样板,为宜居苏州增添一张生态名片。

“河道水环境品质提升与水生态健康维系技术及示范”课题组 供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水专项引领—构建河网水体品质和水生态修复样板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