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环评“抄作业”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更新时间:2021-07-09 09: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839 网友评论0

继“深圳湾”航道疏浚等环评报告抄袭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后,生态环境部对2020年第二季度环评文件复核发现的8起典型案件中,依然有6起存在抄袭问题。针对类似问题,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对环评机构和编制人员实施“双罚”、加大环评报告抽检力度、利用大数据进行环评报告内容比对、重点关注“高产环评师”等措施,但“抄作业”的现象为何仍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低价恶性竞争间接导致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素养缺失。环评单位资质取消后,一些资质较差的环评公司为赢得项目、扩大市场份额,往往低价竞标,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某些环评公司敢于冒着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作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册新公司相当便捷,原公司信用破产后,可再成立新公司重操旧业。同时,在“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对得起这份工资”的心态下,低价竞标带来的低工资往往会导致部分从业人员降低职业操守,加剧了“抄作业”乱象。

第二,部分环评公司未能建立报告质量控制体系。现代企业一般会有成熟的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办法,以免产品质量不过关损害公司声誉。但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内部缺乏品控机制和办法,致使环评报告合格与否取决于编写者的水平与态度。此外,“买卖资质”等行业内的灰色交易仍时有发生,表明在应对环评抄袭乱象时,行业的自律效果未能充分体现,在促进环评行业健康与规范发展方面缺乏动力。目前,行业规范在约束企业和环评师方面缺乏有效的办法。

第三,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威慑格局尚未形成。部分人之所以敢于频频“抄作业”,重要原因还源于建设单位和部分社会主体对环评报告的监督较为薄弱。建设单位作为环评报告的责任主体本应对报告质量负责,但一些单位花钱编制报告的初衷只是为了拿一份项目顺利投产的凭证。相比媒体和NGO,公众则由于专业壁垒对报告内容的理解能力有限,这使得一些公司和从业人员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以复制粘贴等做法蒙混过关。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一是扭转低价恶性竞争格局,通过足够的物质激励提升并重塑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操守,以内生动力促使其认真写好环评报告,确保每份报告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非流水线下的“工业品”。

二是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环评报告质量控制机制,以严格有效的制度倒逼编制人员切实负起责任,避免“一抄了之”。

三是发挥行业协会对环评公司与从业者的约束与指导作用,以行业自律措施等降低甚至杜绝不良企业的“改头换面”频次及“买卖资质”等行为,打造一批值得信赖的金字招牌。

四是推动形成建设单位、媒体、NGO与公众等对环评报告的全方位监督格局,以强大的威慑力敦促少数环评公司与从业者摒弃“查不到我”的侥幸心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环评“抄作业”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