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下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衍生出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等多种类型的园区。其中,以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为代表的园区在空间分布、管理模式、产业结构、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趋同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十四五”时期,园区功能界限将更加弱化,这一必然性演进趋势应当得到正视和重视。那么,地市级政府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如何推动区域园区统筹协调发展将是重要议题。为此,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重点面向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深入研究了对二者开展统筹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升、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推动同一区域内的各类园区健康、协调、有序成长。
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认为,这一要求映射到园区发展上,其内涵如下。
“十四五”时期,国内园区将迈入新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是指园区在经过了全国布局和规模扩张后,正在迈入标杆引领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标杆引领是要求园区放眼全球,加快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流园区。内涵发展是要求园区面向需求,全面提升园区体制机制、产业、功能、环境、服务等的适配性。立足这一新发展阶段,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其核心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五个内在矛盾。
一是坚持“创新”新发展理念,解决好经济增长模式与创新驱动要求之间的不相适应,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是坚持“协调”新发展理念,解决好规模扩张迅猛与结构优化滞后之间的不相适应,加快实现产业跃升发展。
三是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解决好资源投入强度与综合产出效益之间的不相适应,加快实现绿色集约发展。
四是坚持“开放”新发展理念,解决好区域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导向之间的不相适应,加快实现开放协同发展。
五是坚持“共享”新发展理念,解决好人产集聚成效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不相适应,加快实现营商引领发展。
二、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认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应重点围绕产业跃升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绿色集约发展、开放协同发展、营商引领发展五个方向进行设计。
创新驱动发展指标,要求园区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成效三个方面全面提升;产业跃升发展指标,要求园区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产业结构平衡与龙头企业培育;绿色集约发展指标,要求园区坚持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注重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开放带动发展指标,要求园区既要引进来、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力度,也要面向区域、带动区域,提升产业链供给能力;营商引领发展指标,要求园区持续提升政务环境、投资环境、生活环境。
以5个一级指标,13个评价维度为核心,兼顾考虑指标的可获取性和可交叉对比性,最终选取了34个二级指标,形成了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1.08
三、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特点
该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指标设计、指标选取、指标处理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在指标设计上,一方面五个一级指标的设计与五大新发展理念相对应,“创新驱动”对应“创新”理念,“产业跃升”对应“协调”理念,“绿色集约”对应“绿色理念”,“开放协同”对应“开放”理念,“营商引领”对应“共享”理念。另一方面更加强调系统设计与重点突出的逻辑,着重强调创新驱动、产业跃升、营商引领三个一级指标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赋予了更大权重,选择了更多的二级指标。
在指标选取上,一方面尽可能多的选择公共统计数据或可依托技术手段获取的数据等客观指标,如创新驱动指标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瞪羚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注册外资企业数量、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大工业用电价格、工业用地平均成交价格、管委会距离机场/高铁站距离等。另一方面突出企业在园区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注重以企业发展情况反映园区发展情况。如创新驱动指标中,选取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瞪羚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等。在产业跃升指标中,选取了中国500强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等。在开放协同指标中,选取了注册外资企业数量、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研发中心、总部中心数量等。此外,在营商引领指标也是从企业和企业员工需求的角度出发选取的相关指标。
在指标处理上,一方面更加注重处理好存量与增量,总量与效益的关系。例如,在创新驱动指标上,考虑到创新的延续性以及“量变引发质变”的一般规律,强调存量。在规模实力指标上,强调增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处理好国家经开区与国家高新区的一致性对比。例如,在规模指标上,经开区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评价指标,高新区以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作为评价指标,二者交叉对比时,首先对地区生产总值/企业营业收入所在量级进行分档分类处理,对处于不同量级的增速规律进行研究,再通过无量纲化处理,阈值法打分,最终实现可使用“增速”指标进行交叉比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