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专家:个人碳减排机制尚需体系化建设

更新时间:2022-08-23 09:22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阅读:1892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当下,个人碳账户正在纷纷亮相。

中信银行推行出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并与Visa“环保权益组合”项目探索碳账户合作模式;阿里巴巴推出“88碳账户”,接入菜鸟、闲鱼、饿了么、天猫等App的碳积分,涵盖用户吃、穿、用等生活场景;昆仑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并已有15万名克拉玛依市民生成账户并累计碳积分;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C邮记”,记录用户步行、公交、地铁、数字人民币、线上贷款、绿色寄递、绿色电商等20项绿色行为并自动核算碳能量值;平安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并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提供的计量方法测算出个人碳减排量……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当下设立个人碳账户有无必要?在碳账户中,个人碳减排量如何进行核算?个人碳账户的设立、运营有无标准?

对此,多位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企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大多是承载个人碳减排记录、核算以及价值发现的载体,并通过设计一些场景以碳为核心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规则,但在个人碳账户中如何界定减碳场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如何量化计算用户数据,尚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被认可的标准,我国的个人碳减排机制尚需要进行体系化建设。

 

某个人碳账户用户使用场景。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

目前在众多企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大多数是承载个人碳减排记录、核算以及价值发现的载体。消费者围绕出行、餐饮、旅游以及新能源汽车、智慧家居、金融等行为产生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平台的绿色积分激励。这些绿色积分可兑换地铁卡、骑行卡等绿色消费券。

“个人碳帐户有必要建立,其可以有效影响个人行为,并通过个人行为反过来影响工业社会。如果个人端对高碳产品的消费减少,会倒逼生产端主动转型减少碳生产。”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向记者表示,个人碳帐户是大势所趋。个人碳账户可以尝试和相关权益捆绑,通过设计一些场景,以碳为核心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现在百花齐放的个人碳账户场景是有价值的,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从量变到质变形成大市场。目前公民减排还没有硬性约定,所以更要发挥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去约束。”他说。

中华环保联合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向记者表示,现在消费端的减排不属于碳市场范围,也不属于自愿减排范围,而是属于未来的碳普惠市场。就个人碳账户而言,其从消费端看最大的意义是量化个人行为、形成碳减排量的兑换,继而形成一个市场。消费端的最大应用是倒逼消费品企业参与减排,因为这些企业并不属于全国碳市场所涵盖的范围,但它又同用户的生活减排直接相关。

如何建立个人碳账户?

如何建立个人碳账户?

国家气侯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向记者表示,建立个人碳账户的逻辑有两类,一类是运用新技术,把个人减排成本降下来。比如,在应用场景中,大量的数据本已存在,要通过新技术把减排方法尽可能简化,使交易成本降低;第二种方式是借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采用的逻辑——把比较小的单个个体集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用整体去交易,交易完再分散进行支付和激励。

个人碳账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建立个人碳账户会遇到哪些问题?有无政策法规可循?柴麒敏表示,目前个人减碳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不同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也应考虑个人信息安全和平台的公信力。再加上,个人碳普惠的激励效果有限,激励的多样化应进一步考虑,这也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当中去推动,把个人减碳和全国碳市场做强链接。“现在所有的碳普惠、个人碳账户都是地域性的、单一平台化的,彼此之间需要打通数据等要素的互通性。”柴麒敏说,促进消费侧的碳减排,既要有机制性、政策性的安排,也要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鼓励平台企业积极参与。

蒋南青认为,推进个人碳账户,一方面要遵循政府指导,另一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让碳账户的场景、兑换活跃起来。“政府是推行个人碳账户、碳普惠的主体,但没有商业体在其中的话,就会有参与用户少、减碳场景少、活跃度不高的缺点;而商业企业自己推进碳账户的话,虽然其有用户基础,但碳减排的计算标准很难得到社会整体认可,不同企业之间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又很难打通。”她说,碳普惠下的个人碳账户涉及全民减排问题,涉及的场景众多,但如何去界定这些场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又如何量化计算用户数据,目前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的标准。

此外,蒋南青还表示,个人碳减排的多元普惠机制,不能只靠碳市场的资本,还要靠政府、政策与商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比如,互联平台可以发挥其连接消费者、教育消费者的优势,去支撑个人碳市场。平台经济可以回收、共享个人碳减排量,提高资源运用效率,继而在连接消费端与生产端,形成资源运用闭环。”她说。

常纪文表示,目前个人碳账户的涉及场景比较分散,需要形成一些共识性的标准和方法,需要城市、省、国家标准的统筹和协调相关标准的制定。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主要涉及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目前生产侧的碳减排正在积极推进,生活侧的碳减排在法律政策方面,可能将会有适当的规范和调整。

“在国家层面实施个人碳账户在国际上没有太成功的先例,如果我们率先探索出一条路,在国际上参考意义就有更大价值。”常纪文说,个人碳账户的标准、数据隐私、数据接口等问题尚需要解决,我国个人减碳的机制如果做成体系化,那么从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上可以引领全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专家:个人碳减排机制尚需体系化建设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