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烟台环评审批“放管服”持续发力

更新时间:2023-04-19 09: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 阅读:1425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环评文件怎么规范编制、工艺流程如何优化、污染物防治措施是否合理……生态环境部门的同志一项一项手把手‘教学’,贴心的服务让我们省心不少!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拿到批复,就能早一天投产。真的是太感谢他们了”万华化学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经理宋艳高兴地说。

在严格环境准入的同时,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积极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这是山东省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不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助力重大项目落地的真实写照。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颖对记者说:“为持续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坚定不移服务重点项目、坚定不移服务企业发展、坚定不移改善环境质量’三大工作任务,坚持服务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管’,‘一手抓基础、一手抓创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096个,保障有效投资2243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审批数量同比增长320%。”

环评审批“升档提速” 护航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设计方案开始招标了吗?”“有没有准备临时厂房?”“是否有工作人员指导环评文件编制?”……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科三级主任科员孟雪莹近日到烟台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在环评编制之前提前介入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环评是项目落地的前置条件。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在建设过程中或项目建成后,所产生废水、废气、噪声等影响环境质量的所有因素,要经历严格的审查、多轮公示、专家评议等多个环节,企业才能拿到环评批复。

为全力护航重大项目建设,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制度创新和职能转变,先后出台《“绿色护航”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力服务一季度“开门红”的二十条措施》,坚持重点项目“靠”上去,要素保障“跟”上去,遇到困难“钉”进去,推动环评审批“升档提速”。

孟雪莹说:“我们对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安排专员靠前服务,定期调度项目环评进展,提前研判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主动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畅通环评‘绿色通道’,审批时限整体再压缩30%以上。”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主动对接发改部门及重大项目建设单位,深入了解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需求。精准分析区市产业结构、落后低效产能情况,创新挖潜主要污染物减排潜力,建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统筹保障机制,让有限的污染物排放削减替代总量向重大项目聚集,有力保障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针对“急、难、重、特”的项目,向上抢政策、争支持,审查关口前移,实行边编边审、压茬办理、驻点跟进、精准指导。将金矿整合等同类型项目打包推进,充分利用行业专家资源,极大提高审查效率,打造环评审批“烟台速度”。

鉴于项目保障方面的突出表现,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执行力先锋集体”。在日前召开的2023年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作了典型交流发言,介绍全市环评工作主要经验做法。

提升环评监管效能 守牢生态环保底线

“华能辛安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22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项目环评文件被出示‘红牌’警告,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膜材料装置扩建工程项目、烟台东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烯烃环氧化中试项目等10份环评文件被赋予‘蓝牌’激励……”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在官方网站发布2023年3月份全市环评文件“红、黄、蓝”亮牌情况公告。

在项目环评审批提速的同时,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严格环境准入,“管”住环评编制、环评审批、事中事后等环节,全面提升环评监管效能,坚决落实“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守牢监管底线。

孟雪莹告诉记者:“为规范环评文件编制行为,解决因环评编制单位业务水平差、工作态度不积极,导致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差、修改完善时间长,影响建设项目落地的问题,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环评文件‘红、黄、蓝’分类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共对19家环评单位实施分类亮牌,将获得‘红牌’较多的编制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倒逼其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规划布局、项目选址和审批的重要依据,2022年以来先后拒批12个不符合“三线一单”、园区规划等要求的项目。新建“两高”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上收市级,落实“五个减量替代”管理要求。完成50个园区规划环评现场检查,加强园区规划环评质量和落实情况监管。

将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纳入“双随机”检查,制定2023年度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工作方案,重点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建立环评与排污许可、执法、评估的联动机制,采取邀请环评专家现场评估、执法与审批部门联合定向帮扶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监管,畅通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探索环评管理路径 创新协同管控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烟台市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探索环评管理路径,创新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机制,真正发挥环评源头预防作用。

“以前开车去市里送环评材料,来回需要一个小时,赶上早晚高峰还堵车,真是费时费力。现在只要把材料交给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给企业减少了很多麻烦,我们非常满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晓亮高兴地说。企业的认可,得益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流程再造。

烟台市建立市、县两级环保审批事项一体化机制,环评受理窗口全部前移到区市,实现环评材料全流程电子传输,方便企业“就近办”。完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开展园区内同一类型小微企业项目“打捆审批”,督促全市50个产业园区编制年度跟踪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使用。构建“环评-排污许可”闭环联动体系,探索“绿岛”治理新模式,助力企业集约高效发展。

为拓宽环境要素来源,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率先开发污染物总量指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转化污染物总量指标,支撑区、县(市)间总量拆借;开展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环境要素保障研究,进一步深挖减排潜力,通过行业深度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准入管理等措施,尽可能地腾出总量空间;合理突破制度约束,按照“先立后破”原则允许重点项目预支污染物削减指标,对产业园区采取污染物总量限值限量管理。

在减污降碳方面,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在黄渤海新区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级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试点研究报告编制,初步提出以减污降碳协同管控为导向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方案,全力探索园区尺度的“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经验范式。2023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研究,进一步推动全市空间优化布局,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王颖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提升环评源头预防效能为导向,以强化环评要素保障为抓手,既要敢于说不,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也要善于说行,努力争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烟台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烟台环评审批“放管服”持续发力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