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异味污染难“一剑封喉”,应根据废气特性打“组合拳
【谷腾环保网讯】“异味污染的控制技术很难实现‘一剑封喉’,但可以有好的‘组合拳’。再好的单一技术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好的综合治理方案。” 天津大学教授、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专委会主任王灿表示。
2023年7月12日—13日,第八届全国恶臭污染监管与防治学术会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会议中,王灿以《城市异味扰民的成因、挑战与防治对策》为题做大会报告。
异味污染具有“三易”特点,治理难度大
目前,异味扰民已经在多个城市的环境信访投诉中排名第一,对公众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王灿介绍,城市异味污染具有“易产生、易逸散、易感知”的特点。在餐饮、市政、工业、农业在内的许多行业都会产生异味污染。
“不仅排放源众多,对于某一类污染源,排放异味物质的环节很多。”王灿以市政源生活垃圾处理为例介绍,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环节均可能会产生异味污染。
异味物质产生后,由于气体的特殊物理性质,很容易在空气中逸散、溢出、泄露,影响范围很大。同时,很多异味物质嗅觉阈值很低,在极低的浓度即可被感知,进而引发投诉问题。再加上异味气体的物质成分多样,投诉方诉求复杂等因素,导致当前对异味污染的治理难度很大。
应熟悉技术特点与适用条件,对症抓药
目前,市场上应用于异味污染治理的技术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膜)过滤、吸附、吸收、热力燃烧、催化氧化、生物降解、等离子体、冷凝、光催化等,其中以催化氧化、吸附和生物降解使用较多。
王灿介绍,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对象,例如,生物降解技术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异味物质(醇类、脂类、芳香烃类等),对于难降解物质(卤代物质、多环物质等)的去除效果则不理想。
对于同一类的物质,不同技术的适用场景也不同。一般来说,冷凝技术适合小风量、高浓度的异味气体治理,而生物降解技术适合大风量、中低浓度的异味气体的治理。
“没有十全十美的技术。”王灿强调。他举例对记者解释,吸收技术的反应要求较低,占地面积小,但易造成废液的污染;吸附、膜过滤、热力燃烧、催化氧化技术的反应要求较高,但这些技术运行成本较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成本较低,但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条件较为复杂;生物技术的反应需要的条件较低,也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但是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应根据实际异味废气的特性(物质种类、流量、浓度)和技术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异味废气成分非常复杂,一种异味废气有可能同时含有不同形态的污染物,利用单一技术难以实现多污染物的同时净化。”王灿表示。
据了解,以餐饮业的油烟废气为例,现有油烟净化设备多采用的是机械过滤法、静电法等,对于油滴、颗粒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以分子态形式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非常有限;吸附法、氧化法以及生物法虽然对VOCs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应用于餐饮油烟净化的实际应用仍处于技术空白。
“因此,异味污染的控制技术很难实现‘一剑封喉’,但可以有好的‘组合拳’。再好的单一技术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好的综合治理方案。”王灿表示。
治理思路:明确成因—综合施策—群策群力
具体到治理,王灿建议,当出现异味投诉事件时,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明确原因,事先的污染成因调查是保障后续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
其次,根据异味污染的社会影响、污染原因、污染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分阶段治理目标,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根据不同的异味污染的案例特点、不同的治理目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系统进行治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当立足长远、明确目标、合理规划、综合施策。
此外,他还指出,异味污染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正不断触动公众日益敏感的环保神经。公众对异味产生企业及异味物质的专业信息了解不深,往往会先入为主,认为只要企业排放异味气体就会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其实背后恰恰反映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我们需要做的公众参与工作还有很多。”王灿说。
他建议,基层政府应积极提升群众参与感和信任度,与公众建立良性互动,同时提高基层调解的专业性和服务性。推广民间环境监督员制度,形成长效监督;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群众做好答疑解惑,加强异味污染风险沟通工作,引导公众对风险因素的理性认识。同时充分听取民声、民愿,消除公众疑虑,切实改善增强群众信任度,确保城市异味扰民问题长治久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