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限值限量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
【谷腾环保网讯】2022年6月,江北新材料产业园内的省控小型站数据终于从“三位数”降到“个位数”,排名实现了从逆序第1到逆序第18的“逆风翻盘”。
实现逆转的背后,是南京市坚持稳扎稳打开展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工作。
“工业园区是治污攻坚的主战场、主阵地,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水平决定了南京绿色发展的底色。”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处长毕晓玲表示,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正是南京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系统工程。所谓“限值”,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制定园区环境质量目标,明确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值;所谓“限量”,就是根据园区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和实际排放情况,确认园区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
早在2021年7月,省攻坚办印发《江苏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苏污防攻坚指办〔2021〕56号)。为积极响应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扎实推进全市11个园区限值限量相关工作。
摸清底数,下好“先手棋”
如何高效地、快速地“迈出步伐”,下好“先手棋”?市生态环境局选择从建立工作专班,编制实施方案入手。“专班就像是‘调研组’,摸清园区环境质量和排放状况底数;方案就像是‘教案’,限值限量工作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毕晓玲介绍,当然监测数据的精准来源也同样重要。
为实现限值限量管理精准溯源,11个园区按照部署先后分别建成了一批大气、水环境监测站点;园区内企业按照要求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二者均实现“应联尽联”智慧化管理,加密了园区环境质量及排放情况的监测监控范围,加大了监测监控强度,园区监测监控网络初步形成。“强有力的数据质控审核,不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也为实现污染物排放浓度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打下坚实基础。”监测执法处处长魏正学说道。
“建立监测站点也让我们园区吃到了‘红利’。”江北新材料产业园负责人说道:“以往园区监测点并不能做到全覆盖,哪里超标找源头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经过近年来限值限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园区所在区域PM2.5、PM10、优良天数比例指标持续向好,园区周边及排口河道水环境指标也全部达标。随着区域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针对园区的信访投诉量也显著降低,异味扰民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真正达到了助企纾困的目的。”
切实推进,打好“主动仗”
为让限值限量工作做得更扎实,市生态环境局紧盯重点环节,打好限值限量“主动仗”。
在市监测监控中心的一块电脑屏幕上,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正在运行中。“我们这个系统对联网的所有企业进行在线监控,一旦发现企业超标排放或其他异常状态,监控中心会根据预警第一时间联系并督促企业处置相关问题。”市监测监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此之外,市生态环境局对园区内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全口径核算。根据考核办法,目前11个园区内的376家企业已纳入本次核算的范围。针对各园区实际排放量的测算结果,邀请专家对园区提供的实际排放量进行了论证和审核,确保测算结果规范准确。
综合处处长刘海滨介绍,“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还积极推动限值限量工业园区排污总量指标改革,指导帮扶园区开展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和储备。通过建立市、区、园区三级总量指标储备库,形成先备后用、分级储备、整体统筹、区域协调的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制度”。
今年上半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医药企业提出新建项目排污总量指标存在缺口,市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牵头会江北新区相关单位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全力帮扶企业解决难题,最终通过企业自主减排、政府投放和市场配置多种途径保障了企业获取环评审批所需的水、气排污总量指标。
立足实际,用好“连环招”
“为让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更精准,市生态环境局立足园区现状和实际,科学推进各项任务,”毕晓玲总结到,“保证限值限量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合理确定纳入限值限量管理的园区。根据前期试行工作方案,我市原15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纳入限值限量管理,鉴于我市实际情况,经报请省生态环境厅同意,最终纳入限值限量管理的园区共11个。其中,原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苏省南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现状及规划无工业用地或少量工业用地,暂不开展;江苏省高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合并开展。
合理明确园区监测监控站点建设任务。在前期对11个园区开展了多次监测监控站点选址论证时,考虑到雨花经济开发区、六合经济开发区、白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园区VOCs排放企业及排放量较少的实际情况,及时向省生态环境厅申请暂时缓建VOCs自动站,这也是南京立足园区实际作出的部署。
合理确定2023年园区环境质量目标。2023年全市11个园区水环境质量目标主要依托园区下游国省考断面水质考核目标确定,未设置国省考断面的,参考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在目标的设定中,充分征集各派出局、园区意见,最终遵循实际,将河道总氮指标不纳入考核,力求目标制定科学合理。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步履不停,限值限量管理工作还在继续。下一步,南京市持续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测、定、用”工作走深、走实并探索区、乡镇工业园区优化整合提升工作,建立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双管控”,推动工业园区“双扩”“双优”,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者:查冰凌、关欣悦、张健
电话:15070079297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和路98号2楼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B210
邮编:210000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