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开展内河在用船舶尾气治理
【谷腾环保网讯】无夜景,不重庆。
夜色如墨,华灯初上时,两江四岸的璀璨灯火倒映在江面上。两江游轮驶过如梦如幻的洪崖洞、驶过恢宏大气的大剧院,也为重庆绚丽夜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颜色。
然而,美丽童话背后也有一些现实问题。
现有的“两江游”船舶排气污染物排放水平仅能达到国家一阶段排放标准,部分游船甚至未达到一阶段标准;而“两江游”船舶常年在两江四岸核心区江段高频运行,每天运行3—4小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影响明显。推进船舶废气治理,对改善两江四岸核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人群健康刻不容缓。
“长航朝天门”游轮尾气治理设施
基于此,重庆市渝中区在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探索内河在用船舶尾气污染治理,首批选定两江游轮尾气治理试点。目前,“长航朝天门”游轮完成了治理设施的安装、调试,并开展了基于船舶实际工况的尾气排放监测,尾气中氮氧化物综合治理效率达90%以上,可实现年减排氮氧化物8.5吨左右,超过预期环保目标,是国内首艘完成了尾气氮氧化物高效治理的内河在用船舶。
全国内河在用船舶尾气治理的先行先试
5月13日,静静停靠在朝天门7号码头的“长航朝天门”游轮尾舱底部,尾气处理设施也停止了工作。重庆长航两江游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冉志雄向记者介绍,在加装的SCR系统后处理装置里,柴油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尿素溶液在低温高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氮氧化物最终被还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排放,实现氮氧化物高效去除。同时,系统可以根据排气量的多少、污染物浓度水平,来精准控制尿素喷射量,有效防止发生氨逃逸,避免氨外泄污染。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们公司启动了2艘‘两江游’船舶尾气治理试点工作,因治理对象为客船,对船舶的动力保护和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因此,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技术论证工作,实施过程中也制定了各种施工应急预案,在克服多重困难后,成功完成‘长航朝天门’游轮的尾气治理,目前从运行的效果来看,治理后,船舶动力未发生明显衰减,安全评价符合要求,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削减显著,优于全球最严苛的国际海事组织IMO的TierIII标准,治理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仅为TierIII标准限值的20%左右。这也有效保障船员及游客的身体健康,实现船舶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度统一。”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詹利介绍。
据介绍,渝中区于202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两江游”船舶尾气污染治理试点,按照“一船一方案”原则,对涉及3家船东的7艘船舶尾气实施深度治理,并以此次治理试点工作为切入口,努力探索老旧船舶尾气污染治理的可行路径。“今年在渝中的所有两江游船,都将实现船舶废气的高标准治理,完成高污染船舶到环保船舶的转型,也会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乘坐游览感受,进一步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方共赢。”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说。
渝中区开展四类污染源治理打好“治气”攻坚战
船舶废气治理只是渝中区打好“治气”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刘晓江介绍,近年来,渝中区在“治气”攻坚战中主要开展四类污染源治理,在交通源污染防控方面,以交通结构绿色化转型为引领,统筹“车油路港企”等,加快推进两江游船舶尾气治理试点,谋划探索隧道废气治理,着力削减氮氧化物污染,推动移动源综合治理试验区建设。
在固定源污染防控方面,持续开展燃气锅炉深度治理,严格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完成汽修、印务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全覆盖”,并加强“线上+线下”日常监管,确保废气治理成效。
在扬尘源污染防控,全面加强各类施工工地污染管控,督促落实扬尘控制“十项规定”和绿色施工管理有关要求。常态化开展全域景区式环卫作业,主要城市道路机扫率达95.66%。
在生活源污染精细化防控方面,推动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建立并落实了餐饮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大力开展深度治理、专项整治,并加强智慧监管建设,实现了油烟污染“云监管”。此外,巩固全域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常态化开展禁烧巡查。
这些措施让两江四岸在江面上的唯美倒影有了漫画般的湛蓝天空为背景。
“2023年,全区氮氧化物年均浓度实现9年来最低、较污染浓度峰值下降23.7%。”刘晓江表示,下一步,渝中区将坚持问题、目标、效果、责任导向,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防控,加强科技支撑,狠抓近源治理,压实属事属地责任,强化执法监管,加强污染联防联控,全力降浓度,抢优良,坚决打好“治气”攻坚战,努力为全市治气攻坚贡献渝中力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