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山西公众对能源转型是否支持?认知多少?
【谷腾环保网讯】在对近万名山西居民进行调查和访谈后,一份新鲜出炉的报告揭示:山西公众在对能源转型政策的态度与认知上存在“高支持-低认知”的现象,即山西公众对能源转型政策普遍持高度支持态度,但对其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的认知却相对不足。
这份报告名叫《夯实转型认知,助力低碳未来——山西能源转型公众认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3月20日对外发布。
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晋青)与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合作设计问卷,在全省201名山西青年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下,与9000余名山西公众开展面对面的调查,进行了30多场深度访谈,最终形成这份《报告》。
“高支持-低认知”——公众态度的双重性
“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山西的能源转型是一场无法避免、必将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晋青理事长王晓军说,“这近万名公众不仅代表了对山西未来发展充满期冀的公众,还包括煤炭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以及即将投身于建设山西的青年一代。他们怎么看待、是否准备好、如何参与家乡的这场历史性变革——对于变革本身能否平稳、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报告》发现,山西公众对推行“双碳”目标普遍持支持态度,72.9%的受访者支持国家推行“双碳”目标,72.6%的受访者支持山西推行“双碳”目标。
然而,与“高支持”形成反差的是,公众对宏观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有50.1%和54.1%的受访者能正确理解“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含义,仅有10.2%的受访者能正确判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此外,尽管山西公众普遍支持能源转型的宏观目标,但在具体举措上却表现出一定的犹豫。44.5%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所在城市或地区关闭更多煤矿”,45.8%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所在城市或地区淘汰燃煤电厂”等能源转型的具体核心举措。
但涉及山西未来能源使用时,51.9%的受访者认为山西未来需要减少煤炭使用,77.5%及 76.9%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山西未来应该增加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某煤炭公司的储煤筒仓。来源: ◎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
煤炭大省的转型阵痛:从业者的适应与挑战
山西省数百万的能源行业从业人员将直接影响转型的效率和效果,因此项目组采访了1323位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
《报告》发现,煤炭从业者对转型的适应力明显不足。受访的煤炭行业从业者中,40.3%的人认为,“能源转型对我家的经济状况有负面影响”;仅有33.3%的人认为,“我有技能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工作变化”;34.8%的受访者和36%的受访者分别认为,我周围的人或者我所在的企业能顺利实现或应对能源转型。
与此同时,煤炭行业从业者对能源转型的风险感知更高。其中,39.1%的受访者认为能源转型会削弱山西经济(普通公众的相应数据为24.8%);53.5%的受访者认为能源转型会增加失业率(普通公众的相应数据为39.9%)。
2024年11月,发表在国际期刊《One Earth》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至2060年,乐观估计,以迁移距离和技能匹配度为考虑条件,山西仅有12%左右的煤电工人能顺利转移到绿色岗位。
《报告》援引了一位青年的看法:“要做到转型的公平公正,首先要考虑相关行业从业者的意见和需求,比如煤矿工人。他们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所以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尽可能满足这些需求。另外,我们需要提高公众对能源转型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只有让人们真正理解转型的目的,他们才会主动支持和配合。”
一位曾经的煤炭工作者站在山西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荣誉墙前。来源: ◎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
青年力量:推动“公正转型”的主力军
近年来,山西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约为30万,这意味着我国实现碳达峰(2030年)之前,将有超过百万的青年人成为建设山西的主要人群。这部分人群如何看待山西不再依赖煤炭经济以及山西的未来非常值得关注。
项目组的问卷调查覆盖了1031位年龄在24周岁以下的青年群体。《报告》发现,青年人的认知水平整体高于非青年群体,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方面,青年受访者的认知不足。此外,青年群体相比普通群体更认同公正转型的重要性。
《报告》负责人、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贾鹤鹏教授认为:“山西省政府提出‘公正转型’,充分说明了政府已经注意到转型需要更多关注受到影响的普通公众的利益和感受。”
《报告》的第一作者、苏州大学副教授潘野蘅指出:“研究发现,各个群体都高度支持能源转型政策,但对其缺乏充分的认知和适应的信心,这说明今后的能源转型工作需要把公众教育、公众沟通和公众参与当成重要的环节。”
在调查中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山西大学生武延由衷地感慨:“调研过程中,原本陌生而遥远的能源转型展现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我意识到能源转型的数字背后,每个‘1’都是会呼吸的人。而作为青年人,我们更应该逐渐扫清质疑和迷茫,承担青年人必需的绿色使命。”
参与发布会的嘉宾认为,在这场大潮中,要实现“公正转型”,就要在更多区域、更多行业展开更加深入的公众参与转型的调研和试点,从而让我国的“双碳”目标不仅仅成为一个经济和能源的目标,更是一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福祉的目标。
正是契合了这种目标,《报告》 建议加强能源转型的公众宣传与教育;为煤炭行业从业者提供适应转型的培训与再就业支持;建立公正透明的转型机制,促进公众积极参与转型;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应用,审慎对待煤炭的“从燃料到原料”应用,平衡去煤进程的短期与长期社会冲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